PPP课堂:PPP操作流程之项目准备


来自:锐展咨询     发表于:2018-03-26 15:46:17     浏览:240次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投资项目在具有营利性、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风险性,无论政府方还是社会资本方对于PPP项目投资都抱有谨慎的态度。因此,做为PPP项目第二阶段的项目准备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项目准备阶段包括管理架构组成、实施方案编制和实施方案审核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建管理架构

        (一)建立协调机制。县级以上政府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领导负责,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分工协作。

        (二)指定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一个污水处理项目,一般来说住建委是项目的实施机构,负责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以及期间对投资人的监管。

二、实施方案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概况、风险分配基本框架、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项目实施方案以项目识别阶段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实施方案为基础进行编制。

        (一)项目概况。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首先要对项目进行概要,项目概况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经济技术指标和项目公司股权情况等。基本情况主要明确项目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内容、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项目运作的目标和意义。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明确项目区位、占地面积、建设内容或资产范围、投资规模或资产价值、主要产出说明和资金来源等。项目公司股权情况主要明确是否要设立项目公司以及公司股权结构。

        (二)风险分配基本框架。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可控等原则,综合考虑政府风险管理能力、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原则上,项目设计、建造、财务和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有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担。

        (三)项目运作方式。从财政部文件看,PPP的运作模式包括: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转让-运营-移交、改建-运营-移交。从发改委文件看,模式包括: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经营—转让、建设—拥有—运营等。具体运作方式的选择主要由收费定价机制、项目投资收益水平、风险分配基本框架、融资需求、改扩建需求和期满处置等因素决定。

        (四)项目交易结构。项目交易结构主要包括项目投融资结构、回报机制和相关配套安排。项目投融资结构主要说明项目资本性支出的资金来源、性质和用途,项目资产的形成和转移等。项目回报机制主要说明社会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资金来源,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等支付方式,如图1。相关配套安排主要说明由项目以外相关机构提供的土地、水、电、气和道路等配套设施和项目所需的上下游服务。

        (五)合同体系。合同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合同、股东合同、融资合同、履约合同等,是其中最核心的法律文件。

        PPP项目合同是其他合同产生的基础,也是整个PPP项目合同体系的核心。项目合同的核心内容是项目边界条件,主要包括权利义务、交易条件、履约保障和调整衔接等边界。权利义务边界主要明确项目资产权属、社会资本承担的公共责任、政府支付方式和风险分配结果等。交易条件边界主要明确项目合同期限、项目回报机制、收费定价调整机制和产出说明等。履约保障边界主要明确强制保险方案以及由投资竞争保函、建设履约保函、运营维护保函和移交维修保函组成的履约保函体系。调整衔接边界主要明确应急处置、临时接管和提前终止、合同变更、合同展期、项目新增改扩建需求等应对措施。

        (六)监管架构。监管架构主要包括授权关系和监管方式。授权关系主要是政府对项目实施机构的授权,以及政府直接或通过项目实施机构对社会资本的授权;监管方式主要包括履约管理、行政监管和公众监督等。

        (七)采购方式选择。项目采购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和单一来源采购。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依法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公开招标主要适用于核心边界和技术参数明确、完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采购政策,且采购中不做变更的项目。

三、实施方案审核

    在PPP项目正式实施以前,要对PPP方案进行审核,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对方案进行审核的重点仍然是物有所值评价(VFM)以及财政承受能力验证两方面内容。财政部门应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验证,通过验证的,由项目实施机构报政府审核;未通过验证的,可在实施方案调整后重新验证;经重新验证仍不能通过的,不再采用PPP模式。通过验证的实施方案经项目实施机构报地方政府进行方案审核,经过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地方政府或授权的PPP项目工作小组可邀请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法律专家、财务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按照要求对实施方案进行公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微信平台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作者,对于无法核实真实作者或者作者出处有误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保护知识产权是对作者的基本尊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条例纳入今年立法计划智慧城市建设受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