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PPP模式的南宁样本


来自:雪松控股     发表于:2016-07-08 07:48:06     浏览:401次

在民众需求与中央政策的双重压力下,可以预见的是,在“十三五”规划中,各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而现实和未来中,保障房可能会因运作模式的不当引发各种问题,从而持续陷入供应量少、空置率高的尴尬困境。

广西南宁政府的PPP模式,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保障房,让民众有尊严地居者有其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示范样本。

9次常务会,4次提到它

是什么让总理念念不忘?

“PPP这件事情不能光‘喊’,更要加快‘做’,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更要切实落到实处!”


在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于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这件事又提高了嗓门。


作为一种黏性更高的公私合作关系,PPP模式曾经被寄予了激活民间资本的厚望,但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对于PPP的推进的评价还难以说得上积极。


作为PPP的主力军,民间投资的“疲软”是导致PPP出现困局的一大原因。

从今年5月4日至今召开的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4次将社会、民间投资相关内容作为议题。


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总额达到10.4万亿的PPP项目,但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各地方政府手中可用作PPP项目量巨大,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地率较低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许多PPP项目的实际质量也十分令人担忧。一个本应是调动社会资源解决重点需求的项目,出于种种因素,到最后却变成了得过且过的“交作业”工程,也让PPP模式蒙受了一些不该有的非议。



雪松控股南京PPP保障房项目君华·锦云全貌

对于PPP模式,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认为,政府和民间合作推动项目进程,根本上来说是一件对各方都大有所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然能够通过项目获取自己的利润,而政府也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激活民间资本,将其引导至真正需要的地方。


但是,模式虽然理想,却离不开人的实践。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达到“降本不降效”真正把资源用到市场需要的地方,则要考验对资源的调配和协调能力。


以当下人们最关心的住房行业为例。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516万平方米,去库存形势严峻。

在此背景之下,另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住房用地的90%是商品房,只有10%用于保障房项目,换句话说,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保障房比重占比很低。

那么,是否建起了保障房,就能真正起到“保障”呢?

再看国家审计署去年11月公布的一组审计数据显示,5个省的5个市县的5.75万套保障性住房空置,部分省市闲置量更是超过2万套甚至3万套。

这怪象的背后,凸显的则是建设资金紧缺、质量低下、选址不当、配套设施欠缺等问题。

对于个中弊端,雪松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张劲有着坦率观点:

“这些年来,我发现有很多保障房、经济适用房价格虽然低,但这些房子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更低,这些房子时刻在提醒居住者,他们是穷人,他们在过一种没有尊严的生活。”


中低收入群体的集中化,本就可能会导致该小区和入住群体的被污名化、贴上贫困的标签,势必影响入住群体的尊严和城市形象,而开发商在工程质量方面的“得过且过”无疑又会加强这样的负面趋势。让本来应该“省心”的工程,成为了另外一件操心事。



探索:PPP模式的南宁样本



基于雪松控股“创造价值”的理念,张劲决定用实际行动改变这个局面。


雪松控股的PPP政府服务项目包含PPP模式下的保障房、路桥、市政配套、公用工程等项目的开发,目标是以“良心企业、温度工程”成为PPP模式下全国最大的政府服务提供商,目前已在广西南宁等地拥有成功实践项目。

在项目成立之初,张劲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现在要做的,是以自己企业的独特的创新能力,盖出一大批有品质的、让居住者有尊严,他们乐意购买和居住的房子。”

 
 雪松控股的保障房PPP模式在于拿地之后,由企业筹集资金按商品房的标准建设楼盘小区,政府再低价回购部分楼盘,剩下部分留给企业作商品房售卖,达到保障房与商品房同标准建设,同社区混居的目的,而且企业仍然可以实现盈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入库项目总额突破10万亿第三批示范项目线上申报功能开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