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PPP模式研究(三)


来自:克而瑞产城研究     发表于:2018-10-04 14:20:13     浏览:272次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将会从模式、融资、运营三个方面详细地展示华夏幸福PPP模式的运作。

运作模式

固安模式蝶变之下,

“十八般融资武艺”

扛起模式“担当”,

诚心正意做好产业发展服务

说起传唱天下的华夏系PPP模式,融资能力和产业服务可说得上是其持续复制的关键。前者因擅长“十八般武艺”而被誉为“花式融资教科书”,后者市场却褒贬不一,更被戏谑称为“招商代理”;但两者却让华夏幸福在枪林弹雨中具备充足了“弹药”,成了一匹不用停下的奔袭战马。

模式


从固安到溧水,

大时代奔涌向前的张力开始回归市场理性

固安和溧水两个PPP项目,一个首次被发改委纳入典型案例,一个首次被财政部纳入国家示范,可谓是华夏幸福产业新城PPP模式两个重要节点。在溧水项目尚未出现之前,财政部对固安项目是好是坏?是成是败?,一直未予以表态;直到发改委发声纳入第一批典型案例中,原本战战兢兢、三缄其口的华夏幸福才开始推扬其“固安模式”。

那么财政部态度到底如何呢?既然财政部重视“控制增量,化解存量”,不妨来看一看发改委公布的固安工业园区项目收益回报机制:

固安县政府对华夏幸福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投资按成本加成方式给予110%补偿;对于提供的外包服务,按约定比例支付相应费用。

不去看外包服务这项费用,整个回报机制简化来说就是:“干什么活给什么钱”,既然仅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投资”费用,那也就干了基建和一级开发的活。

缺乏“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服务”及“运营维护服务”之下,华夏幸福早期PPP模式看起来就像一个“土地一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的BT模式。显然,华夏幸福也明白此间关键,单围绕着“一级开发+基建”继续做下去,在大形势发展之下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得“出局”。

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PPP项目运作模式


为此,在固安项目后续推进和深耕环京津冀大本营之际,华夏幸福将产业发展服务作为“O”(Operate)补充进PPP模式中;本来这是件挺好的事,但“产业发展服务费用以落地投资额45%计算、不分享园区未来税收”这点,使得这件好事成了饱受争论的“招商代理模式”。

在“控制地方债务增量、化解存量”的财政部眼里,园区企业落地投资额一分钱也没进到国库,同时政府还得掏钱支付这笔费用,这简直就是比过往“土地财政”更为恐怖的100%政府债务扩张。

这么来看,难怪财政部表态如此谨慎。

由于无法获取固安工业园项目合同对这问题一视究竟,但据发改委所公布的回报机制来看,固安项目SPV核心业务虽然有5部分内容,但更有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先期仅涉及“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后期才加入“产业发展服务”。这种并非“一锅烩”而是分阶段实施的方式,使得外界认为华夏PPP模式是BT模式与“招商代理”模式的简单结合,单看任何一点都不完美,放在一起更有“杂糅”之嫌。但作为先人一步的固安模式,谁不是在探索中前进呢?

南下“环南京”、“环杭州”之际,华夏幸福将“固安模式”总结提炼,改进提出DBFOT运作模式。作为DBFOT运作模式的首次运用,溧水产业新城项目一经发起便纳入了财政部第二批国家示范项目之中,这回华夏幸福算是了解了财政部的“心意”。在DBFOT模式提出之前,现有公开资料并未明确叙述华夏幸福PPP模式究竟如何,甚至在发改委公布典型案例中也未作过多叙述。但相比充满了大时代奔涌向前张力的“固安故事”,此次DBFOT模式提出,细化着产业新城PPP项目各个操作阶段,强调在 “融资”(Finance)上的能力和“运营”(Operate)上的决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重磅|再上紧箍咒!某市155个PPP项目,只有14个符合要求,财政部正督促地方加快发行地方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