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专题丨PPP联审制度,且行且珍惜


来自:君泽君论     发表于:2016-10-11 15:55:00     浏览:296次

PPP联审制度,最早出现于发改委在2014年底颁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文中强调“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PPP项目的联审机制,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合规性、PPP模式的适用性、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价格的合理性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

随后,本轮PPP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也提出了“对实施方案进行联审”的概念。在今年年初传得沸沸扬扬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征求意见稿)》中,也再次提到针对实施方案的联审机制,虽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仅是征求意见稿,不具有实质的效力,但总归是能够看出我国政府对于PPP模式下的联审机制的重视。

无独有偶,在今年8月10日发改委颁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1744号,以下简称“1744号文”)中,对PPP项目的联审也有所提及:“积极推行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工作模式,提高审核效率。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规性、规划衔接性、PPP模式适用性、财务可负担性以及价格和收费的合理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与上述提及的文件对比,在最新的1744号文中,PPP联审制度已不再局限于“实施方案”这一前提对象,而是延展到了PPP项目的各个方面。

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建立联审制度的初衷,应该是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各相关政府部门的行动协调。

在《律动PPP》卷首语中,我曾经提到,PPP是个“许三多”,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众多,环节众多,利益相关方众多,因此,一个PPP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参与和配合。联审考虑的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合规性、PPP模式的适用性、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价格的合理性等方面。

在刚刚结束的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的评审中,财政部联合20个部委对收到的申报项目进行了审查,在后续的专家推荐、集中评审等工作中,要求相关部委要全程参与、严格把关,确保示范项目的优质性和引领性。某种意义上,这也与PPP联审制度的内在逻辑有共同之处。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多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要求PPP项目需要执行联审制度,并且已有多个项目已经按照联审程序完成了前期审批手续,PPP联审制度已逐渐成型。但是,联审制度应该建立在操作程序规范统一的基础之上,它没有实质上解决

(本文作者:北京市君泽君(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靳林明)




PPP业务是君泽君居于领先地位的业务领域之一,君泽君设有PPP业务的专门团队,该团队成员是最早、最全面参与中国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融资、政策咨询、争议解决的专业服务团队之一,在PPP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自2004年起,以颜俊、李文敏、靳林明、李春开等合伙人为核心,一支由二十余名律师组成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PPP法律服务团队逐渐建立,为水务(原水、管网运营、自来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道路、桥梁、能源供应(电力或燃气生产、管网门站运营等)、码头、地铁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移交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深得境内外投资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赞许及肯定。


多年来,该PPP团队参与的各类型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已达二百多个,典型案例包括港珠澳大桥三地政府谈判/项目融资/公共政策研究、中信产业基金某地垃圾焚烧项目、重庆水务集团改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发上市、长沙市水务行业市场化运作系列BOT/TOT/PPP项目等重大、复杂的基础设施类项目。


2014年以来,随着新一轮PPP政策的相继落地及PPP的适用范围的扩展,除了传统业务领域外,君泽君还为旅游、医疗、养老、智慧城市、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PPP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如您希望如您希望进一步了解我们PPP业务的相关资讯,欢迎与我们联系。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5402-5405A

电话:020-28016788

电邮:[email protected]


声 明

本微信文章仅作交流之用,不作为北京市君泽君(广州)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结论。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如需要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的挑战:庞氏骗局还是影子银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