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机构在编写实施方案时通常包括项目概况、风险分配框架、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监管架构、采购方式、合同体系、财务测算等内容。
一、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是对 PPP项目关键要素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产出说明、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评价、物有所值评价、社会效益评价、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投资情况等。
(一)项目名称实施方案项目名称主要包括项目名称、类型(新建或扩建、更新
改造等)、地点、联系人等。(二)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基本情况以及
项目的技术路线。(三)项目产出说明项目产出说明主要包括项目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项目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标准、项目的可持续性、项目受众对象及规
模、满足项目需求的项目设施资产等。(四)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可行性通常包括工程可行性、项目前期的合规性、项目采
用 PPP模式的可行性、行业主管部门和融资平台意愿、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分析、债权人转换配合意愿及担保解除可能性等。工程可行性通常从 PPP项目的工程建设地施工条件、技术路线、征地补偿等方面分析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控性。项目建设的合规性可以从项目的立项、环评、水保、规划等各项前期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入手,重点说明批复情况。
项目采用 PPP模式的可行性,包括项目是否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等特点。项目所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具体类型及设定的产出目标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是否与当地实际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及需求相适应,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并符合 PPP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要求。
行业主管部门和融资平台意愿通常明确政府采用 PPP模式的原因, PPP模式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影响, PPP模式与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长远利益的切合关系。
(五)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稳定增长的使用者付费收入足以满足投资进行分析,二是从配套经营资源稳定的收入和增长进行分析;三是从政府的财政能力足以确保财政补助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本身支出占财政比例,分析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贡献,及财政收入增长的前景。评估机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量化分析。
(六)物有所值评价
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评价阐明项目采用 PPP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是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定量评价写明项目采用 PPP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数值。
(七)社会效益评价
(八)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进度安排通常包括项目所处阶段(申报、设计、融资、采购、施工、运行)、潜在社会资本和纠纷情况、政府现有支持安排、开工和计划完成时间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