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系列篇之二---项目担保模式及常见四种融资手段


来自:腾海资产管理     发表于:2017-02-22 16:54:39     浏览:426次

在上周五腾海阁给大家提供的名为“PPP,真的可以救中国”一文中,分享了PPP模式在国外成功运营20余年的“中国化进程”。顺延着上篇的逻辑,今天跟腾粉们接着分享PPP中国化的具体情况。

一、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最大的顾虑点

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最大顾虑!!是收益?还是风险?PPP项目大都具有融资规模大、合作期限长等特性。合作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无论未来收益前景描绘的如何丰厚,大多数社会资本仍然希望通过设置相应的担保机制,防范并规避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常用的担保方式:

  1. 政府方担保

    政府作为PPP项目重要的参与人,虽然出资比例并不高,但对项目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由于PPP项目存量资产短缺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要求,常见的银行债权融资较难。如果政府能够通过:承诺函(贵州安顺等撤函事件,函的法律效应在重新论证中)、设定保底量(保障社会资本参与获得最低合理收益)、通过人大决议纳入预算(政治考核)、回购安排(项目股权回购)这四类方式弥补PPP项目增信不足的缺口。不但可以显示政府的合作诚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资本的参与担忧,通过政府引导,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

  2. 社会资本或项目方担保

    为了确保PPP项目能如期履行,避免中途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中止风险,政府通常要求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提供一定金额的责任担保。如: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5%-10%)和工程质量保证金),保函(投标保函、建设期履约保函、维护保函和移交维修保函),特许经营权收益权质押(资产证券化渠道),第三方担保(母公司担保和专业担保公司担保)

二、PPP项目常见的四种融资方式

众所周知,PPP项目投资大,期限长,收益丰厚。除了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二方以外,若能够通过适当方式进一步拓开融资渠道,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和社会资本压力,分散风险,还可以创砸出更多不同层级私营资金投资机会,实现项目多元化融资。

贷款是最基本的一种融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债券、股权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常见融资方式。

  1. 项目贷款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要求,单一客户或单一项目融资超过10亿元,原则上通过银团方式提供融资;若融资余额超过30亿元,则必须通过银团方式提供融资。

  2. 债券

    以中期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和项目收益债券为例

    针对不同类型债券,对发债主体评级及发债债项评级也有不同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和要求。具体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3. 基金

    通常有政府发起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发起设立。

    政府发起设立产业基金,母基金再根据审核后的项目设立子基金,由地方财政做劣后级,承担主要风险,母基金做优先级。

    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成立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指具备建设运营资质和能力的社会资本,在与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后,通过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对接项目。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担任GP,金融机构作为优先级LP,社会资本作为劣后级LP,成立有限合伙形式的投资基金,以股权的形式投资项目公司。

  4. 资产证券化

    按照《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本不可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但该指引又做出特别规定即:地方政府按照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可以作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

END

 

以上内容均为腾海资产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lynnating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下的税务问题暨营改增实施后的相关应对策略刍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