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让我欢喜让我忧


来自:北京法律咨询姚晓艳     发表于:2017-05-11 12:43:31     浏览:397次

导言:

      自 十八大以来,习李新一届政府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廉洁和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更多发挥市场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体制改革等的一系列新概念,这些政治意愿与ppp初衷不谋而合,为ppp在中国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宏观经济上,中国经济进入疲软的缓慢增长期,刺激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就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财政存量债务规模大,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紧张,如果再像08年靠政府4万亿财政刺激显然是饮鸠止渴,政府希望改变这种传统的大包大揽的角色,引入社会资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效率,而PPP项目可以以小资源撬动大项目,利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于是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热捧。

      ppp项目尽管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但是它相对稳定,且具有比传统项目优秀的回款速度,所以受到社会资本的欢迎.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部门为了促进PPP项目的加快落地,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策,使得PPP模式在国内全面推广已经具有初步的法律环境。

      一个ppp项目涉及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投融资、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等方方面面,项目中的合同结构安排、投融资模式选择、价格和回报机制、风险处理、监管安排等重要方面皆与项目本身建设、运营条件禀赋相关,如果没有更细致的规范,将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 2014年以来,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了一些列法规政策,但是由于这种系统的规则体系刚开始建立,其无法涵盖ppp运作的各个方面,这也使实际操作中产生很多矛盾与困惑。

      据统计,43号文出台后,34个省市区政府累计推出了总额为1.6万亿的ppp项目,但到目前为止真正签约的大约为2100亿,仅占总额的1/8.造成这一现象不可突视就是社会资本对ppp存在的众多不确定性心存戒备,进而持观望态度。

       下面我就建筑企业投资ppp项目如何做好风险防范谈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何为ppp项目?清楚的识别ppp项目的概念和特征是做好此类项目的前提。 

       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融资模式、项目供给效率),组成项目公司,对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投融资、建设、运营一整套服务并取得投资回报,从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ppp项目运作范围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作模式的典型特征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平衡实现政府、社会资本、使用者三方的利益。政府减轻财政资金压力,借鸡下蛋;社会资本方通过项目建设运营收取投资回报;使用者享受到高效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风险共担:

通过识别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抗风险能力的强弱,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最小可能的承担风险。

     二、ppp模式的运作流程

三、ppp项目的主要风险要素及成因

成因:

       PPP项目的风险管理非常复杂,一直以来是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点,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PPP项目的风险呈现以下规律:

      1、风险因素之间具有关联性,有些风险是起因,可以导致后一系列风险,比如腐败导致过高承诺,最终产生政府信用风险、项目唯一性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等风险,导致市场收益不足等。

      2、政府信用风险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风险因素,这并不代表我国政府缺少信用,而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四、建筑企业投资ppp项目如何做好风险识别与防范

  (一) 法律、政策风险

    1PPP项目涉及很多的宏观经济政策,投资方必须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实务中主要涉及以下相关政策:

     

(二) PPP项目准备阶段法律风险防控

   挂着羊头卖狗肉、手续不完备、配套设施一锅粥、项目边际不清晰、、、、、、这些现象决定了项目很难顺利实施。

   1、项目是否名副其实。

    顾客购买商品,最怕什么?怕广告天花乱坠,买到的是实物和广告差距很大的商品。目前,在市政公用设施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现象。各级政府纷纷建立了自己的ppp项目库,但这些项目库里的项目是否都是正儿八经的ppp项目呢?恐怕要打个问号。很多投资方与政府接洽时,遇到名为ppp项目,实际为bt、代建甚至纯融资的项目不在少数。

   2、项目是否手续完备。(准生证,如遗漏,完善的办理预案?)

    一个ppp项目从立项、到确定投资人再到签订正式的ppp协议,行政审批环节的手续繁多。如项目立项(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关于项目预算的决议);政府审定的实施方案,包括发改委、财政、城乡规划、国土、环保、水利等有关部门的综合意见;可研批复、环评批复、初设批复、项目选址、征地拆迁、国土使用权证办理、ppp实施方案批复、招标批复等,这些手续决定一个ppp项目是否具备相应合法的地位。

    3、项目的配套设施是否到位。

    ppp项目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项目,一般都会涉及配套管网、市政道路、用水、用电等多方面的设施。现在很多ppp项目把配套设施纳入了ppp项目范围,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招商。但也有政府另行投资配套设施建设的,这样存在一个问题,政府方的建设方案和实际建设进度是否可以较好地配合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于配套设施脱节严重无合理方案的,实施进度较慢的,投资方也要打个问号。

4、项目的边界条件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

   一个ppp项目适用什么样的标准?规模是多大?期限是多长?项目总投资、单价?工程建设验收评审?投资回报的计量和支付的方式?如果最终确定的边界条件与估计的差距太大,大家就应思考下是否有猫腻?适宜不适宜参与?

一个成熟的ppp项目结构是清晰的,项目的总投资在合理范围内,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承担的比例,各自分工负责的内容都很清晰,如果招标文件中讲述不清,不要轻易做出参与投资的决定。

      5、选择财政状况好、负债水平低的政府主体

       6、政府领导班子的信用水平   

       当地的法治环境和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水平、信用水平、契约精神应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研究对象。   

       7、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能力论证

       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十分合理而必要的,是对PPP项目投资风险的有力防控。(项目合同中应经约定具体的评价标准,防止约定不明, 为人为干预留下空间)    

   (三)PPP项目采购阶段法律风险防控

     1.选择恰当程序,确保中标合法。(五种方式)

    1)使用者付费的PPP项目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法律依据不足;

     2)符合公开招标条件,但拟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其他方式采购的,应当办理审批手续;

    3)不同采购方式的具体流程存在差异,比如像竞争性谈判和竞争性磋商受到招投标法限制,不允许招投标前磋商,如何将其合法化,可以考虑其以技术建议的方式统一到ppp合同中。

  (四)PPP项目执行阶段法律风险防控

     1、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

     1)充分利用银行贷款

   农业银行下发《PPP项目信用业务指导意见》,发改委、国开行印发《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

     2)用好项目收益权质押融资。

     允许创新担保方式,通过排污权、收费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项下权利质押等方式,建立灵活有效的信用结构,切实防范贷款风险。

  3)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融资支持基金

  对于重点领域项目,政府可以使用包括中央预算内的财政性资金,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等方式予以支持。

2.做好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

  1)项目合同

  以合同形式锁定政府承诺、明确项目审批职责的分配及责任承担,明晰项目建设、运营风险承担方式、规定特许经营权的内容、期限和方式,约定投资回报分享机制、价格调整机制、政府监管机制。

   注:政府承诺的内容:

   限制竞争、税收优惠条款、财政补助及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负责或协助获取项目相关土地权利、提供相关连接和配套设施。

   政府承诺担保,《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能成为保证人,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

    3、推行精细化管理,防范建设风险

   1)有效控制工期、质量和成本从而化解建设风险。

    2)工程结算应有明确的期限,投资方提交的结算资料,政府应在合理期限内给予回复,逾期视为认可。对于政府单方审计报告或审核意见,除非投资人认可,否则对投资人没有约束力。

    项目合同中可就此约定,双方就结算存有争议的,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由双方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予以审价。

    4、合理运用各种手段,防范项目运营风险。

     投资方都希望项目在经营期限内安全、平稳、达标的运营,这一方面要求社会资本方要有运营的实力和水平,项目工艺路线的选择符合项目实际。另一方面Ppp项目运营周期长,投资方一定要考虑这个项目收益模式设置的是否清晰、合理,是否具备可操作性,一定要有一套动态的价格调制机制和最低需求、最低价格风险的承担机制。

(五)PPP项目移交阶段法律风险防控。

    ppp项目移交是指在项目合作期结束或项目提前终止后,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将全部项目设施及相关权益以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机构。

《操作指南》中明确,ppp项目移交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交割和绩效评价。

     1.移交准备阶段,是否及时组建了项目移交工作小组,人员是否具备

相应知识和技能,移交方案是否可行。

     2、性能测试阶段:

    是否有性能测试方案,是否严格按程序操作?资产评估是否合法规范?如果性能测试不达标?向政府提供移交维修保函。

    3、资产交割阶段:

移交的项目、资产、设备识产权、技术法律文件、资产清单等是否明确、完整?是否办妥法律过户和管理权移交手续。

4、项目绩效评价阶段:

主要对项目的产出、成本效益、监管成效、可持续性、ppp模式应用等进行绩效评价,是否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关注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