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产业园区PPP模式创新的9个要素


来自:PPP产业园区     发表于:2016-06-16 05:38:06     浏览:404次

下一步,产业园区需要追求园区品牌价值,形成品牌化和差异化优势。

第二、发展园区产业核心

早期的产业园区是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我们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再发展到现在的知识密集。但我认为,将来我们园区可以有多种发展方向,例如,我们要把服务密集作为园区发展的新诉求。

过去30年来,我们园区的在早期发展模式上,早期的目标是引进单个项目;而发展到现在,单纯的招商面临着的非常多挑战,园区需从打造产业链开始,逐渐向形成产业链集群转变。

第三、产城融合

这是我们跟同行交流时大家都提出的二次创业,通过二次创业来升级转型我们的产业,我们需要在思路上有一些彻底的转变才有可能实践跨越。

园区的发展从技术角度来说,尤其是信息化方面,我们经历了这样三个最基本的阶段:

1、园区的信息化阶段

从上世纪的80年代,以PC革命为标志,园区的基础设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即园区在基础设施和系统方面会具体完善。

2、园区的数字化阶段

1998年,园区建设开始进入数字化的改变。它的标准是虚拟园区和物理园区融合,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早期融合非常困难。如今,在金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物理园区和数字园区之间的边界将会逐渐打破。未来我们的智慧园区系统(如智慧招商)将来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园区建设。

3、园区的智慧化阶段

智慧园区,实质是智慧城市的子系统,为园区变革提供能力,各种的智慧化应用,都可以轻松实现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个人认为还有智慧园区还有一个能力是服务的智慧化,它标志着服务和资源的自主优化。

我国智慧园区发展矛盾

创新需求与创新不足

管委会建设智慧园区目的是形成园区品牌化,并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真正的实现创新驱动。很久以前我们就开始谈创新,但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创新仍然是原地踏步?首先,我们需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培养创新的环境和土壤,硅谷有创新的能力,它的环境培养已经超过30多年;而我国改革开放才30年,创新环境、创新土壤均需要更多的积极良性转变,这个环境变革通常需要5~10年才可能见到效益,因此对于智慧园区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智慧园区建设存多种问题

我们与许多园区交流过程中,发现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列出了主要的问题:

产业链多而短、产业聚集度比较低、产业关联性少、信息化水平差、配套设施不全、发展定位模糊

以前碰到很多领导,他们都明确的表示,他不愿意做在智慧园区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这个方式不转变的话,所谓“再创业梦想”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智慧园区发展最关键是钱的问题

结合建设智慧社区的经验,我们计算了智慧社区的成本,即每平米需投入10~350元。但智慧园区没有算过,我采用了倒推的方法得出采用传统工业园区,若平均收益为600~1500元,那么投入产出比最低为1:3(上海可能更高)。如果每平方米园区投入成本是200~500元,园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那么整个园区投资成本将非常高,所以管委会需要解决资本问题。

过去,园区经常采用银行贷款或者土地出让的方式解决资金(链)问题,但发展到今天,这种传统方式已经不可行了。我们需要寻找更好的方式!

现在,自1993年以来经30年园区开发建设摸索,我们一直在尝试如何发挥真正对市场力量来配置资源,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并被国家推荐;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陆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合法投向运营机构,并对PPP运营模式作了较详细的解读。

以下总结了我们与国外园区交流的三条经验:

第一、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和社会投资机构之间,相互之间需要充分的信任,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二、要制定共担风险、共担责任的保障机制。

第三、要与合作伙伴达成共享利益机制。

据最新的国家政策来看,财政部已经将PPP模式上升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PPP模式下社会资本介入到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时,这都将极大推动园区相关产业(业务)的发展。

实行PPP模式关键点

要做好PPP模式应用,另外除了这三个特征之外,还有几个要素非常关键:

1、契约精神

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法制框架、规则、市场法律法规并不很完善,此时如何让“契约精神”得到很好的体现?我建议在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运营公司需要与地方政府、管委会按照市场规律制定一些合作准则,尤其要强调契约精神,这对完成PPP模式合作非常有用。

2、平衡政府、企业收益

政府提供及需求的服务分三个层面:最根本的服务,提供品质服务,追求投资效率。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服务与效率之间平衡,比如说通过服务合同、管理合同、特许经营。这些模式很多国家都案例证实可行;同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与隐患,我们需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避免如在法制框架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3、寻找可变、可持续创新模式

在PPP模式中,政府是一个项目发起人,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协议的方式参与项目。PPP模式允许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二次授信或贷款,成立合作公司之后持续进行系统建设与运营。例如,做高速公路连本带利收了20年,但运营公司为什么还能继续收20年?因为PPP模式的可行与否,还需要政府牵头制定相关的政府保障。一个园区的建设周期一般在5~10年,建议设计好恰当的收益模式,逐步实现创新与盈利的平衡。

4、制定可执行的运营方案

对运营商来说,在项目实施运营中,需要成立专业的社区园区的运营中心,其职能是提供服务。财政部、发改委均对财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当然管委会涉及一些非常专业的需求,可由政府通过运营中心直接向社会机构购买专业的服务。

5、做好园区总体规划方案(标准)

我们建议参照智慧城市的相关标准 ,将这些服务对应到国家标准里面,从社会基础设施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到应用层,到底对应到哪个层面,在今后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都需要总体架构师需要考虑完全。

6、选择合适PPP伙伴

7、提升运营团队的管理能力

优质的资本市场和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的团队,对智慧园区的管理非常有用;在政府的采购过程中,政府的行为需客观公正透明。

8、建立良性政府引导机制

前期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四两拨千斤,用好在经济深化改革对限流的资本,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引导社会资本的介入,发挥其杠杆作用。

园区PPP运营四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财政部砸钱能否唤醒沉闷P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