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篇】如何客观中立评价PPP项目实施方案


来自:大华产业投资联盟     发表于:2017-08-07 22:36:42     浏览:368次

    PPP项目实施方案是整个PPP项目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经过识别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价论证报告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后,以及前期可研、项目规划、设计资料得出PPP项目实施方案。

   首先要对国政府相关六部门(一行三会、发改、财经)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非常熟悉的了解和实践应用。其次对行业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与看法,实地参与调研和走访。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咨询顾问机构服务人员有着丰富的项目相关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判断,精确的设计、行业良好的口碑等。

    笔者看过各种不同各式各样的PPP项目实施复方案,但是最为核心的是项目中的盈利模式(还款来源),和财务模型(成本利润)。但是现实中各类方案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

(1)财务核算部分

    1.混淆不同现金流量表

    PPP项目中常用的现金流量表四种类(项目投资、项目资本金、投资各方、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要区分不同指标口径和内涵。

    2.政府出资入股投入大量建设资金

    比如如果采用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按视同销售缴纳相关税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可适用5年分期缴纳的优惠政策;(财税〔2014〕116号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3.少算或者忽略项目税金

    比如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项目:自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按投资额10%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一次抵减不完的,可以五年内抵免;如贷款利息补贴、其他符合规定的专用款项,符合条件的,按不征税收入处理;

    4.特许经营期较短

    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最短年限做除了规定,例如房屋和建筑物为20年。然后有的方案中低于该年限特许运营期。

    5.社会资本发起PPP项目中,可能存在可研资料数据失真。

    PPP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建设投资、建设成本、项目动态静态投资都源于项目可研尽调数据,存在扩大规模增加运营成本的问题。

(2)方案编制部分

    1、实施方案篇章结构性条理性逻辑性不强,对涉及的模块概念理解不清;

    2、整体内容表述过于简单,没有全部描述清楚,有的缺项漏项现象严重;

    3、交易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科学

    4、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权力义务责任的不明确;

    5、绩效考核等各类机制不具实际操作没有具体细化;

    6、边界条件的约定含混不清;

(3)盈利模式部分

    1.未合理选择项目运作模式

    2.项目未设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框架(比如通货膨胀、设备折旧)

    3.项目合同期限、项目回报机制、收费定价调整机制和产出说明不全面等。

    4.存量资产未能有效处置移交

    5.未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物有所值

    一般而言PPP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概况、风险分配基本框架、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采购方式选择。

    一、 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制定,还应该考虑项目地区的实际工作要求、公共产出及实施单位的情况。

    二、项目实施工作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需要在PPP项目实施方案中体现,且重要工作均要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在关键问题上进行详细的说明。做到尽量没有遗漏。

    三、PPP项目实施方案在做出仔细、全面安排时需要体现项目实施的效率性。

    四、PPP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性。

    五、经济效益评价、物有所值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量化分析。

    六、项目优惠条件、风险、政府管控能力等。

    七、项目进度安排(申报、设计、融资、采购、施工、运行)、潜在社会资本和政府纠纷情况、政府现有支持安排、开工和计划完成时间等。

    八、项目总投资、资金投入安排、资金结构、资金来源、资金落实情况时间表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小招课堂】PPP|流程、文件、内容、时间、风险清单汇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