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项目“减量提质”:PPP+产业运营成新方向


来自:保函     发表于:2018-02-13 19:28:56     浏览:248次


  随着PPP模式在地方大规模应用,局部地区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已接近10%的财政支出红线。如何释放项目运营价值、调动社会资本创新动力和运营活力,进而间接降低政府支出责任,成为各方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也成为推动PPP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2015年10月,湖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PPP园区试点的工作通知》,并在10家开发区开展PPP园区试点;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山东、江苏、甘肃、湖北、江西、陕西等省份随后相继下发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鼓励开发区建设、运营创新运用PPP模式,探索把建设、招商、运营和管理委托给有经验、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合作方,以改善园区发展软环境,促进园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在入选项目总投资规模减少35%的背景下,第四批PPP示范项目中,城镇综合开发类15个示范项目总规模仍高达1112.09亿元,占比15%,位列所有行业中的第三位,园区产业发展更是合作重点。


  在园区产业发展项目中,社会资本方华夏幸福占据3席(湖州南浔产业新城、新郑产业新城和黄冈团风县产业新城);安徽路网集团占据2席(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央创新区核心区PPP项目、淮上区科创产业园产城一体化PPP项目),是此次的大赢家,同时,还有中国宏泰发展、北航星空、北京中自科工机械等企业,也纷纷入围。



PPP+产业运营提供新动能

  从上述社会资本的实践中不难看出,将PPP模式应用于产业发展,是对PPP模式的一种应用拓宽。以开发区为例,PPP模式独有的“政企合力”,改变了开发区政府独家管理模式,专业化社会资本的引入,有助于提升产业园区在产业定位、产业导入以及园区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和服务。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想要借助PPP模式解决的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资金和建设,以龙头项目为牵引,加速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可以为区域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更能破解地方财政支出、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等多方面难题。


  将PPP模式应用于产业发展,既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也是PPP在全球发展中的一项创新,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变革开发区管理的一种模式创新,对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社会资本而言,则是企业转型创新的一种路径选择。


欢这篇文章,就去置顶支持我们! 

声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除原创文章外,《保函》转载时均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表示感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对近两年落地PPP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分析及折现率的概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