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PPP与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分析


来自:PPP产业智库     发表于:2018-03-14 15:28:40     浏览:278次

摘要:PPP 是公共民营合作制模式的简称,PPP 项目往往具有规模较大的特点,且 PPP 项目通常由政府及企业共同参与。现阶段,很多大型且优秀的企业都能够参与到 PPP 项目建设中,但 PPP 项目本身项目规模较大下,相关参与企业不得不进行较大规模融资。PPP 项目影响下,企业进行融资的实际状况会发生明显变化,部分企业无法处理好 PPP 项目下的企业融资问题也会导致相关企业无法较好参与到 PPP 项目建设之中。本文将对 PPP 项目下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就企业如何更好进行融资提出合理化建议。

近几年,国内各地方政府对 PPP 项目较为青睐,各类型 PPP 项目也不断上马。从 PPP 项目建设具体状况来看,PPP 项目建设周期往往较长,PPP 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与管理对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 PPP 项目建设阶段,PPP 项目参与企业通常要进行较大规模融资,与一般性项目融资不同的是,PPP 项目融资需求相对较大,PPP 项目融资也是相关企业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鉴于当前很多 PPP 项目参与企业不知道怎样进行高效融资,探寻出 PPP 项目下企业更为高效的融资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PPP 项目融资概述

( 一 )PPP 项目融资的含义与特征

PPP 项目融资是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PPP 项目融资中融资主体相对较多,企业作为其中的融资主体之一,其必然要对相应融资事务进行妥善处理。一般来说,PPP 项目融资状态下的具体项目具有项目规模巨大的基本特征,由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较多,单一企业很难在项目建设资金上实现“自给自足”,企业进行与 PPP 项目相关的融资便十分必要。PPP项目融资本身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融资模式,国内政府以及企业在 PPP 项目融资上的经验相对较少,很多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于 PPP 项目融资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PPP 项目融资也是一种融资过程较为漫长的融资,企业在进行与 PPP 项目相关融资尝试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PPP 项目融资目标达成上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 二 )PPP 项目融资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PPP 项目融资虽然在实际操作上具有一定难度,但 PPP项目融资本身具有较多优势。首先,PPP 项目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下的一种项目类型,由于政府的参与,企业进行PPP 项目相关融资时或多或少可以得到政府信用的背书与支持。其次,PPP 模式本身是一个极为自由和灵活的模式,在 PPP 项目相关融资活动开展上也能具有较大的灵活运作空间。最后,PPP 项目本身为实体性产业,诸如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相关 PPP 项目占比较大,此类项目在盈利具有较好的预期,这也能够为相关企业进行融资提供较多支持和帮助。但也需要看到,PPP 项目融资也具有一定劣势,PPP 项目下企业进行的融资通常要受到项目本身的影响与束缚,PPP 项目本身的特点与特征也会对 PPP 项目融资产生影响。PPP 项目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下 , 企业在PPP 项目下进行融资也需要对各方利益进行均衡。

二、PPP 模式下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一 ) 企业融资渠道依然单一

PPP 融资模式下,企业虽然能够在较多渠道进行融资,但通过对部分企业的实际融资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融资渠道的应用程度依然较好,PPP 项目相关企业在融资上对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依然较大。

PPP 项目的运作虽然有较多主体,但实际上只有相关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融资压力,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中虽然具有融资需求,但在传统融资渠道下其一般性融资需求能够得到较好满足。这一状态下,很多企业的实际融资选择较少,部分企业更是缺乏在其它渠道进行融资的先进经验。PPP 模式下,相关企业在融资上依然对某一融资渠道产生了明显依赖,其便会丧失掉对其它融资渠道进行选择与应用的积极性。但也需要看到,单一融资渠道通常无法满足相关企业在 PPP 项目建设上的资金需求,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在单一融资渠道得到较好满足下,企业 PPP项目相关融资的有效性也会降低。

( 二 ) 专业化融资人员较少

PPP 模式下,很多企业之所以在融资上存在具体困难与其企业内部缺乏专业化融资人员有直接关联,由于缺乏专业化的融资团队对 PPP 模式下融资活动进行具体负责,相关企业融资的顺利程度也无法得到保障,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融资的实际规模较大,在融资上更是需要准备较多的材料,处理好各种融资事务。部分企业在 PPP 相关融资需求的解决上对于传统财务人员的依赖性较为明显,但传统财务人员在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的融资活动开展缺乏成熟经验,这也会导致 PPP 模式下相关融资活动开展中会存在较多问题。此类问题在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融资人员负责下更是无法得到对应解决,其也势必会对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PPP 相关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很多 PPP 模式下项目相关企业忽视了项目融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这也导致 PPP 项目融资活动的开展无法得到人才支持与保障。

( 三 ) 企业融资收益预期不稳定

PPP 模式下,企业进行融资便会与投资相对应,企业进行融资需求的满足也是为了进行具体的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所融资资金进行投资的过程。尽管很多 PPP项目带有公益性特征,但对于参与 PPP 项目的企业而言,其基本目标依然是获得利润。PPP 模式下,项目相关企业在融资中受到了融资收益预期不稳定这一因素的普遍影响,PPP融资收益预期不稳定势必会影响到投资预期,这也会对相关企业的融资活动开展顺利程度产生影响。例如,很多 PPP 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上也会由于政府介入而带有一定行政化管理色彩,这一进程中,某些投资机构或投资人便会对 PPP 相关项目的投资预期产生疑虑。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企业融资收益也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在企业无法对在 PPP 模式下就具体项目的融资与投资进行较好规划下,其实际融资能力便会不断降低。

( 四 ) 融资风险依然存在

PPP 模式下相关企业进行融资中必然会受到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风险本身不能被完全消除,这一情形下,PPP 模式下相关企业的融资活动开展也势必会受到较多风险因素影响和制约。例如,国内当前与 PPP 项目投资、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且 PPP 项目投资与融资的实际法律规定通常散见于各种成文法或条例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予以 PPP 模式下相关企业的融资活动予以指导和规范,企业在进行具体融资时便会受到政策变动风险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参与的 PPP 项目时而陷入到停滞装填,这其中资金链断裂这一问题的影响不容小觑。大多数 PPP 项目本身缺乏竞争力,其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政府与相关企业在 PPP 项目建设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状况,这一因素实际上也极容易演变为相关企业在 PPP 相关项目融资时的风险因素。一旦 PPP 模式下相关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相对较多,相关企业的融资也无法顺利进行。

三、PPP 模式下企业更好进行融资建议

( 一 ) 利用项目优势与政府背书拓宽融资渠道

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在融资上具有一定优势,政府或多或少的参与到 PPP 相关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实际上也能为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一定帮助。对于企业而言,其想要在 PPP 模式下更好进行融资就需要对于这些优势进行较好利用,取长补短式的进行融资活动开展。鉴于传统的传统方式和渠道对企业实际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为有限,且会导致企业融资灵活化程度的不断降低。PPP 模式下,企业更好进行融资就需要进行融资模式的多元化选择,并对于各类型融资渠道进行更为积极地运用。例如,在企业确立了融资规模后,其可以首先在传统商业银行处进行贷款申请。一旦传统融资渠道无法对企业融资需求予以较好满足,企业则应当尝试通过对资本与金融市场的运用进行杠杆化融资。企业务必要对融资进行较好规划,并遴选出较为可行的融资渠道,避免自身在融资活动开展上陷入到停滞状态之中。

( 二 ) 进行专业化 PPP 项目融资团队打造

企业更好进行 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的融资也应当进行专业化融资团队的打造,从而提升 PPP 融资活动开展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建议相关企业结合 PPP 模式下具体项目实际进行融资需求的研判以及融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务部门以及其它部门内抽调专业化人员进行 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有关的融资团队打造。在 PPP 项目融资团队上,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办法提升相关人员融资业务能力,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招聘的办法进行优秀人才的补充,进而壮大自身融资业务处理团队规模。在具体的项目融资问题解决上,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并依托专业化融资团队对融资问题予以不断发现和解决,这一过程也能帮助企业更好激烈 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融资的经验。此类经验不仅能够为 PPP 项目融资提供指导,更加有利于企业 PPP 项目融资能力的不断提升。

( 三 ) 合理进行 PPP 项目融资规划

企业更好进行 PPP 项目融资需要科学可行的融资规划支持,且这种融资规划不能单纯停留在融资规模的确立以及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在当前 PPP 融资与投资形势较为多变的情形下,PPP 项目融资规划需要成为 PPP 项目投资方的“强心剂”和“定心丸”。PPP 模式下相关企业所进行的融资需要对预期收益进行较好的判断,并注重预期收益稳定性的不断增加。在实际融资活动开展中,企业可以将较为可行的投资与融资规划书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在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或其它类型投资机构 ( 投资人 ) 提供较为完备的投、融资计划书后,企业在融资上的顺利程度能够得到较好提升。PPP 模式下相关项目融资规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企业偿债能力高低,盈利预期等多种因素。在实际的融资操作中,企业也要对自身经营发展状况,融资实际能力等进行较好掌握,进而为融资规划的科学合理化制定做出贡献。

( 四 ) 确立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PPP 模式下,企业所进行的相关投资必然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系列风险因素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且风险本身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企业也需要确立融资风险防范机制。这一状况下,企业更好进行融资务必要引入风险防范机制,并确立出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建议企业在具有融资需求时进行融资风险防范计划的制定,并成立专门的风险防范团队对于融资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和解决。企业也需要在 PPP 项目融资中成立专门的法务团队对于系列融资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并进行系列法律问题的不断解决。融资风险的防范需要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企业也要对各种融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融资风险爆发后解决方案的制定。企业也可以考虑对融资相关风险进行均摊,特别是 PPP 项目建设与运营相关主体数量较多情形下,企业可以同其它主体进行共同融资,从而实现风险的均摊和规避,避免融资风险爆发后产生的严重影响。

四、结语

PPP 项目下,企业进行的融资活动依然要按照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即便企业在 PPP 项目融资中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但系列 PPP 项目融资问题依然可以得到较好解决,企业也需要对 PPP 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解决,从而较好满足自身的 PPP 项目融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PPP 项目下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过程,在PPP 项目融资相关问题的解决上,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融资经验的总结,并将优秀的融资经验运用到融资问题的解决中,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在 PPP 项目融资上的实际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头条|综合养老新典范,宜兴市丁山养老PPP项目顺利采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