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我市推广PPP模式走在全区前列


来自:西开金服     发表于:2018-08-29 17:37:28     浏览:238次

船行大海靠舵手。2015年出台的《南宁市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经修订后再次印发,对我市PPP工作的责任分工进行了明确,成立了南宁市PPP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下设办公室,建立了由市PPP办牵头、其他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市PPP办共召开23次专题协调会议,协调解决PPP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严格审核、规范管理PPP项目的基础上,南宁市注重转变政府职能,不再“亲力亲为”“大包大揽”提供公共服务,而是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遵循“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和“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原则,引入真正有实力和管理经验的社会资本,让社会资本发挥管理高效、技术创新的优势,有效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在南宁市PPP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下,成效逐步显现: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典型案例;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PPP项目等8个项目列入财政部示范项目等。

02

出台PPP项目财政奖补政策

今年我市出台了《南宁市PPP项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细化并落实了中央及自治区PPP项目财政奖励政策及资金申报规则,建立了南宁市PPP项目财政以奖代补机制及申报规则,市财政按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规模的大小给予50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将用好财政奖补政策,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鼓励和引导县(城区)、开发区有关主体积极参与并推动更多PPP项目落地,从而激励南宁市PPP项目实现健康有序推进。

为更有针对性地推进项目,南宁市实行“一对一”服务,建立PPP项目动态跟踪机制,每个PPP项目均安排一名专管员负责项目全过程的联系、协调、指导和跟踪推进,准确掌握项目的最新动态。

此外,我市还将PPP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市政府督办事项,每月定时督查项目实施进度;建立项目进度通报制度,及时掌握PPP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加快项目推进。

03

积极推广PPP模式

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经过海绵化改造,呈现出“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美好生态环境;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南宁市在文化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水环境治理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PPP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

今年8月10日,全区共有269个项目纳入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库并向社会公布,签约项目数达79个。其中,南宁市签约和开工项目数以及已完成投资额均远高于全区其他设区市。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PPP项目建设,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的热情,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南宁市PPP项目建设。



西开金服致力于全牌照金融技术服务商、基础资产供给商和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政府存量债务转化、产融结合和社会资本聚合提供全链条、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和服务流程。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产业】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