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事业如何行稳致远?2018中国PPP融资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


来自: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发表于:2018-12-02 05:47:03     浏览:364次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PPP改革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好时代和大时代。未来,PPP工作必须坚持“规范控风险、创新促发展”两手抓,坚持改革开放,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激发市场活力、积极融入并开拓国际市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PPP高质量发展新时代,2018年11月22日-23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财政部PPP中心”)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18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本届论坛以“新时代 好时代 大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领导致辞、主旨演讲、圆桌论坛、战略签约、政策解读和PPP项目专场推介等环节。

以下为活动实录:

开幕式致辞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发表致辞。他表示,根据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PPP改革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好时代和大时代。为此,PPP工作必须坚持“规范控风险、创新促发展”两手抓,坚持改革开放,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激发市场活力、积极融入并开拓国际市场。

焦小平指出,PPP改革是一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变革,5年改革成效显著。PPP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到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作用,充分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公共服务补短板建设。通过充分竞争、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分担、按效付费和透明公开等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通过放宽准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等,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充分释放出社会资本创造创新活力,丰富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了供给质量,降低了供给成本。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实现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通用做法相容互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焦小平指出,只有规范发展、严控风险,PPP事业才能行稳致远。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后,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针对PPP改革实践出现的不规范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遏制泛化异化乱象。一是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管理,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二是加强已入库项目清理整顿,坚决制止不规范发展行为;三是加强项目库日常管理,推进规范防风险工作常态化;四是强化绩效审核,建立绩效管理硬约束机制。

交通银行行长任德奇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推动下,PPP模式着力打造增加公共服务产品的新引擎,已提升到改革全局的战略高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任德奇表示,交通银行积极投身于多层次、多维度、境内外联动的PPP项目合作,通过加强产品创新,为PPP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多渠道探索建立支持PPP项目的长效机制。同时他认为,中国PPP融资论坛已经成为推广PPP模式的重要平台,期待论坛可以常态化地为金融机构及项目运营方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引,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主旨演讲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Armida SalsiahAlisjahbana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她表示,要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要增加社会包容性以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社会资本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PPP在亚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中国,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PPP市场。

联合国的成员国也在大力地推动PPP的发展,希望PPP能够为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作用。她表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与中国财政部PPP中心的合在去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这一备忘录使得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和强劲,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最终实现基础设施在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Vera Songwe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她表示,非洲也是一直在持续发展,尤其是2002年以后,但是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的时候,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非洲经济到现在还未完全复苏,发展增速只有3.7%,在过去十多年其实都是6%的增长。想要恢复到6%、7%的增长,甚至是达到10%,这就需要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推动社会资本的参与需要有一个正确的PPP模式。非洲的很多国家已经出台了与PPP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但是在风险、合约、合同、政策的变化方面还没有很好的确定性。希望中国和非洲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互相学习,推动跨境、跨界的基础设施合作,共同探讨正确的监管框架和融资模式。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祥明表示,在这一轮PPP发展机遇窗口期,中建集团遵循政策导向、抢抓市场先机,推动PPP业务快速发展,顺利实施了一批示范项目。PPP以强有力的业务带动效应、资源集成效应、模式创新效应为集团实现全业务领域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强力抓手,极大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

综合新时代新要求和中建集团的实践,他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PPP高质量发展。

第一,市场领域要聚焦补短板。企业PPP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选准领域。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了需要补短板的九大具体领域,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其中明确鼓励通过PPP模式推进项目建设。今后一个时期PPP模式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充满潜力,大有可为。可以预见,九大领域更高质量的PPP项目将推动市场带来新机遇。中建集团PPP业务一开始就紧紧围绕国计民生需求布局,已经获取的项目中,95%都属于这九大领域。下一步,中建将紧根政策要求,通过PPP积极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贡献力量。

第三,项目实施要重点促融资。PPP项目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关系着公共利益,项目资金首先应确保合规,在投资取向上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既要追求自身回报,还要促进公共利益实现,同时在资金来源上既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投入,更需要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加长期性的资金。中建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PPP融资工作,主动落实融资条件,积极推动融资创新,与金融机构深入开展互利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Luky Eko Wuryanto介绍道,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截至2018年将一共为35个项目带来约79亿美元的贷款。贷款的总额中,大概有25-30%来自于非主权的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亚投行的基础设施贷款组合包括主权支持的贷款,还有私营部门、社会资本的非主权的贷款。亚投行将会继续支持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发展。87个成员国在资本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能够弥补许多新兴经济体资本不足的情况,来应对经济发展方面基础设施的巨大差距。因此,亚投行寻求与世界银行、亚行等多边发展银行和双边国家进行融资,为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资金。此外,亚投行还签订条款和协议,借用社会资本来弥补成员国的捐款,以此来满足巨大的基础设施资源需求。

他认为,PPP融资的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行政管理的复杂性、时间和资源等方面。PPP融资结构的成功落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只有真正将PPP模式融入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和监管环境中,才能推动项目和交易的完成。因此亚投行会与当局和合作伙伴进行紧密合作,开展定期对话来推进PPP项目的完成。在新兴经济体当中,亚投行也推动和帮助他们进行PPP框架的转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PPP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

黄宝新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黄宝新介绍了平安参与PPP行业,转型“金融+生态”的原因。第一,为什么平安要向科技转型?平安作为一个综合金融集团,过去的发展靠的是战略和创新,而未来靠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它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创造了条件。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把企业的优势和社会的普及需要结合起来,是转型的路径。

第二,平安凭什么做好金融科技?他认为,平安拥有以下优势。一是拥有丰富的场景和成熟的应用,确保方案能够落地见实效。二是平安拥有海量的真实数据,有覆盖8.8亿人口的金融、财政、医疗、教育、生活等方面的数据。三是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平安建立了七大研究机构,25个研究室,2个海外研究中心,汇聚了全球顶尖公司超过1000名顶尖专家,拥有超过2.3万名的技术研发人员。过去的十年,平安在创新科研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四是拥有最高的信息安全标准和强大的风控能力。平安作为国家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执行的是金融业最高的信息安全标准,自己有一套“251”的风控体系,在业内受到高度评价。

第三,关于如何实施科技赋能,他表示,平安集团把科技赋能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动用了全集团的力量,统筹了各个方面的资源,助力打造满足国家、社会、民生需求的中国智慧城市“标杆”。平安将智慧城市作为目前科技赋能的一个突破口。中国平安构建了“1+N”智慧城市完整的平台体系。它涵盖智慧政务、智慧财政、智慧民政、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房产、智慧环保、智慧养老、智慧口岸以及集合性信息平台。“1+N”的体系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落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书峰表示,作为一个长期以产业发展为己任的民营企业,华夏幸福始终运用PPP模式,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在全国几十个都市圈的外圈层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域,以及一些国家级贫困县,通过打造城市魅力、吸引力、竞争力和承载力,吸引高端产业、技术和人才聚集,大力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新型城市的协调发展。

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说到底离不开“三高”,即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人才的支撑。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引进高端的产业,而产业聚集就需要打造有魅力、有吸引力的现代一流的城市环境、科技环境、创新环境和人才环境。华夏幸福对症下药,在传统PPP模式基础上,针对政府对资金、人才、产业、机制的迫切需求,为政府提供区域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城市公共配套、产业导入、城市运营管理等六大服务,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产业新城。

华夏幸福还在PPP协议中设定了一个激励机制,即约定了由社会资本对产业新城范围内新增财政收入、GDP、民生、就业、生态负责,每年只有在完成了上述绩效后,才能从自己创造的新增财政收入中获得相应报酬。也就是说,政府支付给社会资本的PPP运营所得,是从社会资本为政府创造了足够的支付能力后,政府才支付给社会资本的。如果社会资本没有完成绩效,创造的支付能力不足,政府就可以不支付。正是这样的PPP激励相容机制,激励着华夏幸福必须千方百计地发展高端产业和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为政府创造新增财政收入,满足政府的支付能力。

截至目前,华夏幸福和国内14个省市政府运用PPP模式合作建设了64个产业新城和7个产业小镇。遍布全球的4600人的产业发展团队和50多个孵化中心、创新中心和招商中心,运用资本驱动、科技孵化、产业基金等先进的产业导入手段,打造了百余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累计为各区域引进企业超过2000家,招商引资总额44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占比超过80%,累计新增就业岗位9.7万人。华夏幸福还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30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战略合作,设立了多个中试孵化、科研转化、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了北航航空发动机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将大量科技成果转化为实体经济。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赖朝晖以《做一个负责任的投资人》为题做了主旨演讲。他提到每一个PPP项目都是当地的民生重大工程,社会投资人和资本方必须抱着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负责任的态度,推动和协调各方去完成政府和老百姓赋予的期望。随着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推出,完善的顶层设计让市场有了健康、发展的基石,基本消除了参与各方在项目合规性方面的理解差异,打造了中国PPP市场的ISO认证,有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他谈到自2014年参与PPP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第一要坚守合规。敬畏规则是投资人的立身之本,是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合作的最大保障,也是投资人保障自身权益的根本。第二个全面履约。履约是贯穿项目合作周期始终的关键。PPP项目具有复杂性,项目广涉及部门多,社会资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导致停工,延期交付和失败。为了更好地履约,龙元集团全职服务于PPP全生命周期专业的人员接近600人,还专门设立了负责园区运营,停车、养护等各个专业领域的运营团队,确保每个项目都有足够的专业和高效的团队能够与政府产生良好的互动,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提质增效。效率是PPP模式相较于其他模式的核心优势,从规划、可研、设计、投融资、项目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挖掘潜能,做真、做实物有所值评估,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允许专业机构、社会资本更多、更早地参与到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四是勇于创新。PPP的外延十分丰富,龙元集团也一直在做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为了弥补国内PPP市场数据的空白,合作设立了明树数据,向市场和监管机构全面提供免费的深度研究报告。

赖朝晖表示,PPP市场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开放的市场、更公平的竞争和更高的效果。而龙园集团秉承保持负责任的态度,勇于担当,希望PPP模式扩展到更多行业和领域,让高质量的PPP服务于更好的美好生活。

圆桌主题论坛一:PPP助力生态环境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主持了第一场圆桌论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云南省财政厅厅长张岩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加拿大驻上海领事馆商务专员李志超,苏伊士集团亚洲高级副总裁沈健,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锋共同探讨“PPP助力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内容。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就生态环保领域推进PPP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是推进PPP模式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最符合PPP的基本要求,也最能体现PPP价值,同时这个领域是最需要PPP的领域,中央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根据这些情况,王金南总结了生态环境领域PPP项目五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支柱性。建议以环境规划目标任务的7个重点领域来推进PPP模式,成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支柱项目来源。第二个问题,一致性。目前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绩效指标的目标不合理,建议在指标设计上充分考虑本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看对当地的环境质量改善究竟有没有贡献。第三个问题,可审查性。由于生态环境PPP项目公益性强,大多数是以政府付费为主的,在当前审慎开展政府付费类项目要求下,建议采取资源化的处置方式等。第四个问题,实效性。各地PPP项目由于大多固定时间审查,造成项目落户周期较长,与生态环境PPP项目的实效性要求不匹配。建议建立绿色通道,缩短入库评审周期,做到即报即审核。第五个问题,趋同性。政府社会资本等各参与方的行动目标不太一致,政府要追求公共服务的均等、高质量的服务,而社会资本更多的可能要求稳定的回报。建议定期开展阶段性评估以及按效付费机制。第六个问题,系统性。生态环境PPP项目支持的政策并不具体,其他区域的政策套过来不太实用,不落地。建议完善相应的价格机制、收费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生态环境PPP项目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支持创新金融,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加入污染防治攻坚战PPP项目的大范围。

云南省财政厅厅长张岩松也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谈了PPP项目的发展经验。他说,云南最大优势就在于生态和环保,要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现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五美”的中国最美丽省份。

他提到,从2016年到2018年,云南省各级财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达1115亿。PPP在助力云南的生态环保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的PPP项目,采取增加转移支付、区域治理、整体打包、分割实施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推进。今年10月底,云南纳入财政部PPP综合平台的项目是4337个,其中生态环保领域项目51个,总投资额达到580多亿。

在会上张岩松提出,下一步,云南省将在生态环保进步方面,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以制度和法律保障生态环保财政的支持政策;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于生态环保建设的投入,来构建财政对于生态环保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集中精力支持重点工程,打好净土、蓝天、碧水三大攻坚战;四是创新优化财政支持的方式。在PPP项目与支持生态环保建设方面,积极探索PPP方式助力生态环境的方式;规范发展,充分发挥PPP助力生态环保的作用;创新规范、合法的PPP方式;拓宽渠道,多开展PPP项目的推介工作;多措并举,鼓励社会各方的后续经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从金融如何更好的支持PPP这个角度做了发言,他表示,地方政府在PPP项目融资能否获得成功上应该发挥好关键作用,具体有五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对于所支持的PPP项目融资,财政要有合理、持久的投入;第二,地方政府应该运用影响力,加强对PPP项目的征信支持;第三,地方政府应该主导、引导、把握好整个项目未来的收益状况;第四,地方政府在整个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进行监督、规范和一定程度的管理;第五,切实履行好合同义务。他特别指出来未来收益的规划和履约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长期来看,对于PPP项目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连平认为目前PPP项目主体来源是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但未来还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机制,运用产业基金、保险资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促进项目融资,使其更有针对性和匹配性。

加拿大驻上海领事馆商务专员李志超分享了加拿大关于PPP项目的做法和经验,他讲到,加拿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运用PPP模式来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到目前为止加拿大共有280个基础设施项目采用PPP项目进行融资。经过二、三十年的实践,加拿大在设计、建造、融资、维护上的模式取得了公认的成功,成为全球PPP运用最成熟、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他表示,欢迎大家去加拿大实地了解有关PPP的信息和项目,每年11月,加拿大PPP委员会在多伦多举办一次年会,会有一千多位来自于全球30多个国家的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资深代表来参会。同时他建议中国承包商在北美或加拿大做项目时,可以和加拿大的企业一起合作,可能会起到加成的效果。

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锋在会上谈了几点。首先他认为PPP不仅平滑了政府财政的支出,更重要的是吸引了社会资本从金融到专业化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国企业,专业化人参与了这件供给公共产品的服务。随后,侯锋从集团治理污染的角度分享了上海嘉定、贵州的南明河、云南大理洱海污水治理的成功案例。最后,他提到PPP作为一个综合的工具,是从管理模式、融资模式、技术创新全产业链的一种改革。想要把PPP做好,第一需要各方各司其职;第二真正实现物有所值,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有竞争力的服务;第三企业心态,周期很长,往往需要静下心来。

圆桌主题论坛二:共建PPP“一带一路”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孙晓霞主持了第二场圆桌论坛。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代理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Mark Merlyn Moseley,中信里昂证券董事长唐臻怡,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肖凤怀,柬埔寨经济财政部中央PPP中心主任Vongsy Sam,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传新,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和项目融资合伙人刘烨共同探讨共建PPP“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

对于共建PPP‘一带一路’”,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代理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Mark Merlyn Moseley表示,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以及中国PPP中心,其实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有就是PPP方面,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

针对全球基础设施中心的一些情况,他表示,在采用PPP模式的时候,一个方面是领先的实践,尤其是要提供相关的工具给政府机构,来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合作方面,还有一个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的平等方面。另外,会提供全球基础设施的管线,以及全球基础设施中心重点区域就是支持网络。  

对于政府和社会资本PPP模式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关系,他指出,“一带一路”是非常大型的倡议,也涉及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PPP模式在和“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在一起的时候,能够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能够更加的实际,把PPP把引入到“一带一路”。

他表示,虽然PPP现在已经是成功的模式,而且能够投入到大量的项目,但是也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需要准备一些合同、协议。另外也需要能够面对一些极其复杂的交易,“一带一路”的项目基本都是连接性的项目,需要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方面实行PPP模式,其实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在每一个采购的国家都和政府机构有很好的合作。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宏观经济政策和融资发展司司长Hamza Malik表示,很多原因造成了全球需求减弱,因此要提高区域的连接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的倡议应该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能够提高欧亚大陆的连接性。

他说,跨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这能够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也能提供很好的经济增长的机会,给各国人民谋福祉。

他还提到,项目融资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在政府资源方面有很多复杂性,因为需要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没有政府之间的协调很难去吸引社会的资本。由于涉及到政府之间的政策,每个国家还会有一定的保护政策,给社会资本带来了困难。关于一些政策的风险,比如说政体的改变,还有政府职责、政策的改变,所以跨境的PPP的项目通道都是大型的,但是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关于政府决策,第一,政府应该在国家层面打造一个良好的机制,需要支持区域性的平台,比如说像联合国亚太经济宏观发展司这样的平台。第二,当社会资本融入以后,需要制订一些清晰的规则和要求,尤其是在风险的分担方面,需要很强的智力和能力。第三,必须协作,才能去做深入的项目执行。在一个国家层面的PPP框架下,需要有国有企业、私营企业。

最后他希望与中国PPP的中心合作,打造一个区域性的PPP基础设施,相信框架和网络对未来PPP的发展会有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整个区域更加融合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

中信里昂证券董事长唐臻怡谈了谈PPP在整个“一带一路”过程中涉及到的金融创新方面的想法。

他认为,PPP在“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五六年前的PPP是1.0版本,而其中最显著的特色是“PPP”里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一个“P”——Public。

以东南亚为例,今年1月,唐先生去了一趟巴基斯坦,谈论一些中巴经济走廊的工作。他们说在巴基斯坦的发电领域,缺的是能够把中国各个省对巴基斯坦对口援建不同的电站连接起来,而巴基斯坦向中国借的贷款不知道怎么还。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在呼唤、国家在呼唤,呼唤 “一带一路”和PPP的倡议,进入到2.0版本。

他说,2.0版本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PPP”第三个“P”,Partnership,。把头两个“P”更好地连接起来,一定要以金融创新的手段和方式来做。如果能够在三个“P”的彼此融合过程中发挥连接、创新的作用,产品模式的创新必然不在话下。

最后他认为,中国正在更多地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在一起,用全球最先进的保障政策、监督检查的政策,把金融创新理念和机制带到整个“一带一路”和PPP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到更加积极、长远、可持续性作用,这就是2.0版本。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肖凤怀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现在主要是四个板块:第一个是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公共发展组织在华合作;第二个是中国政府对外援助一般物资项目的管理;第三个板块是对外援助培训项目的管理,第四个是南南基金合作项目的管理。他讲述了和PPP的渊源。南南基金也有以PPP的方式操作的,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PPP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现在已经具备了走出去参与PPP市场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建议采取慎重的态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还不具备嫁接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建议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在以下三个领域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第一,利用联合国机构基金,国际NGO基金或者是其他的基金,到有意愿和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国家开展能力建设项目。第二,帮助这些国家建设项目指挥部,让他们有一定的积累。第三,建议中国政府对外援助资金可以提供一部分投到这一领域。

柬埔寨经济财政部中央PPP中心主任Vongsy Som讲了柬埔寨目前PPP的进展,柬埔寨过去的十年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从2016年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代。现在PPP已经占了17%的GDP,希望到2030年能有进一步地增长。他说,柬埔寨政府给了很大支持,而且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够仅仅依靠国家产生预算,还需要很多社会资本的融入。

他认为,柬埔寨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风险。柬埔寨已经意识到了PPP方面的风险,也建立起PPP的框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说了PPP应该推进的方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之下。第二,制定了很多法律框架,在PPP领域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第三,在运营方面,通过探讨如何做好准备以及采购,以及PPP项目合同的制定来进一步改善PPP项目的推进。

在财政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去推动PPP项目的正常运作。现在的PPP框架已经建立起来,特别是法务的框架,希望能够建立起来一些标准的流程,包括从项目的招标到合同的管理等。

在运营方面,也建立起一套框架,希望能够对PPP的项目有很好的决策机制。去年,柬埔寨经济财政部还专门设立了PPP中心,进行PPP计划的管理。

在政府的支持机制方面,希望政府能在PPP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柬埔寨也进行了很多风险防控的评估工作。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力量,必须要找到社会资本方面的合作伙伴,来共同进行公共的项目。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传新说道,在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型PPP项目,就是国家体育场——“鸟巢”。近年来,在重点海外市场积极开展PPP项目。

他说,“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海外做PPP项目和在国内做PPP项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其中,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为PPP国际合作提供很好的方法论,可以说是黄金法则。下面他以缅甸皎漂深水港为案例分享体会。

共商。就是做好前期服务,读懂业主的需求,积极地帮助业主研究和策划项目。在不违背国际商业惯例,不损害项目商业利益的前提下给予了积极考虑。11月8号协议成功签署,是共商理念最好的体现。

共建。企业有比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还涉足56个非金融行业,内部协同优势明显。另外中信形成的联合舰队,抱团出海与多个企业必要的时候形成联合优势,缅甸这一项目就是我们联合了泰国的正大集团、招商局还有中国港湾四家组成的一个联合体。

共享。共享是形成共同利益的基础,也是推进项目的关键。位于缅甸的西海岸,地理位置优越,项目的建成将会彻底激活缅甸西北部的经济,促进缅甸全境均衡的发展。项目不仅促进当地的经济振兴,也与我们国家的西部云南、广西,西北开发、沿边开发的海陆联合发展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影响。

说到共商、共建、共享,PPP项目双赢就水到渠成。

他表示,在整个PPP合同结构当中,充分发挥各个参与方的优势,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在整个PPP项目结构当中把涉及到技术和建设的风险,分配到EPC承包商这里,确保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相应的风险。在整个项目的合同当中,对于一个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分配。

另外,对于一些不可抗力风险的承担,他指出,要安排更为严密的商业保险去做风险的承受。因为一般在国内的PPP项目中,可能对于不可抗力的商业保险安排会比较的粗放,但在国际项目上,商业保险安排是否严密,对于项目的可融资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圆桌主题论坛三:PPP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中央财经大学PPP治理研究院院长曹富国主持了第三场圆桌论坛与主旨发言。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邵勋,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农村教育发展中心院士工作室常务副主任孙成,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局副局长马梅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顾问、一带一路倡议战略顾问Balázs Horváth,云南省普洱市常务副市长胡国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耿明,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宇共同探讨PPP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

对于PPP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邵勋表示,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党和国家大踏步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秉持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苦干,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两位,总量突破20000亿元,达到了1.35万亿元,人均达到3.8万元,一般收入人均增长11.5%;实干,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异地扶贫搬迁173.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搬迁人数全国最多,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

他指出,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决战区。2018年,贵州有组织、分步骤地探索运营PPP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是召开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座谈会,诊疗深度贫困县PPP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落实金融机构与深度贫困县一帮一结对开展PPP项目专项融资计划。二是赴各深度贫困县开展PPP项目的深度督察,了解各贫困县PPP项目实施的情况。三是召开全省PPP项目会和观摩会,对全省的PPP项目进行通报,进一步加大PPP项目的推进力度。

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农村教育发展中心院士工作室常务副主任孙成认为,要想做到经济高质量、高效率的增长,就需要创新,需要尖端的技术效应、尖端的技术平台,需要大量的资本、资金投入。而PPP这种创新模式就可以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乡村振兴实现精准扶贫、永久脱贫的机制。

他表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要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观点,以农民为本。在建设公路设施方面,一切从农民出发,为农民小康服务,不要搞“花架子”。第二PPP项目在资金使用上,要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市场的效率,要提升政府监管服务的能力,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防止出现失控、失查。第三要坚持把绿色环保、节约高效的原则放在首位。注意解决工作上的短期行为、不作为和乱作。第四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用法律来保证,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不走样。第五要坚持创新,把公共服务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规划现代生态农业、振兴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整体运作。

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局副局长马梅梅指出,近年来,通过投融资服务,融资服务创新了多种形式,不断大力地推PPP项目的开展,特别是在扶贫攻坚关键时期,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开展PPP项目在贫困地区,像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这些地方,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当地的经济增长动力,带动贫困人口的脱贫。

她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和原国家林业局以及南平市政府密切合作,以PPP的形式支持南平储备林建设,以市带县为南平市下属的十个县建设高质量、高品质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对林业的建设给予长期大额的稳定资金支持。

这个项目通过构造高质量的森林,提高了项目本身的现金流,减少了政府的负债。通过政府,在造林项目上,有了项目自身的现金流,创新了项目的管理办法,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及年度的绩效考核、检查验收达到收入有保障、补贴落实,同时把资金借用还路径也给打通了。对地方政府来说,从这个项目上面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一条路子,总结出了一套组织有序、合规明细的流程,为打赢攻坚战积累了信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顾问、一带一路倡议战略顾问Balázs Horváth表示,1996—2015年期间,全球有接近11亿人口需要脱离赤贫,而中国就占了8亿人。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处于消除极端贫困的最后一英里,大约2%的中国人口还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应该加强克服地理障碍和结束一些贫困方面的问题。

如何让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能够更好地去合作。他表示,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最好的PPP的标准。正是因为PPP的设定有很强的项目针对性和环境针对性,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和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是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应该以市场化和制度化的方式更加透明地分担风险和责任,同时为私营企业创造盈利空间。

他指出,现在的PPP模式,基本原理是在于提供物有所值的能力。政府在战略规划、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以及确保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是有优势的。而社会资本在严格预算的限制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来交付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PPP的模式方面,现在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在看着中国,将中国看作学习的榜样,因为中国走过了一条非常非凡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过去四十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中国见证了巨大发展,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云南省普洱市常务副市长胡国云表示,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是国家级的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在2018年中国康养城市五十强排名中排名第十位。普洱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区位独特,文化厚重,资源优势非常突出。

他指出,到2017年末,普洱市仍有26万人没有脱贫。市贫困人口的分布点多面广,主要是在边疆的山区、民族地区,致贫原因很复杂,素质型贫困很突出,脱贫成本非常高。

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普洱市创新机制,积极利用“PPP+精准扶贫”模式,使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领域,弥补财政资金的缺口,构建了政府、社会大推进的格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去年以来,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注重契约精神,打造诚信政府。同时为项目合作方提供优质服务,狠抓落地。任务分解、督促检查等责任追究机制,有效破解了PPP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的问题。

他指出,普洱市的实践表明,PPP模式作为科学核心的供给机制,在扶贫领域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本,投资与扶贫对接起贫困地区的资本需求,既缔结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提升扶贫效率,增强贫困地区的自发展能力,也把政府和企业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确保项目既有效实施,发挥应有的经济、社会效应。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耿明表示,盖茨基金会是由比尔盖茨先生出资成立的基金会,工作宗旨是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里面两个主题词,一个是“健康的生活”,第二个“富有成效的生活”。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服务主要有四类。一是确保未成年人健康茁壮地成长;二是增强妇女和女童改善生活的能力 ;三是帮助贫困人群遏制传染性疾病 ;四是激励人们行动起来改变世界。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宇表示,在整个过去发展过程当中,其实有一个发展盲区就在农村。在未来的新时代当中,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一个矛盾。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农业产业和快速过渡发展的工业、地产、东部、沿海城市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这样的矛盾。他说道,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提出之后,不再是再去发展更多的种子、农药、化肥,这没有解决核心问题。核心还是缺基础设施,缺资产。中国的农村,是看不到资产的,银行给农民做融资,没有资产可以作为支撑。过去的模式,政府出资金,参与投标,中标之后实施。长期以往有些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政府出了资金,企业实施,实施完之后,交给农民,但是这样一个富有很强的技术含量系统,农民是没有办法持续高效稳定运行的,缺失技术。

圆桌主题论坛四:防范风险与PPP金融创新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主持了第四场圆桌论坛,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周劲松作主旨发言。河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靳海增,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信贷一处处长曾辉,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监范永芳,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小军,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谭志国共同探讨“防范风险与PPP金融创新”的相关内容。

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周劲松就PPP立法问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PPP发展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PPP立法自2013年以来,随着PPP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速度非常快。按照国务院的文件明确要求,要力争今年底出台PPP条例。

周劲松分享了在推进PPP立法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第一,通过PPP的模式可以弥补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短板,满足公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第二,PPP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出现了泛化与不规范问题,在PPP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一些不必要或者承受不起的风险,在推广PPP的模式中,一定要规范有序;第三,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动力,PPP本身也是理念创新,创新过程中肯定也会伴随着一些风险,一定要处理好风险防控问题,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目的正当的创新来促进事业的发展;第四,一定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不断地解决创新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河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靳海增分享了河北省PPP的发展经验与风险防范、金融创新的一些体会。他说,截至目前,河北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上的项目有451个,涉及18个领域,总投资7000多亿元,其中197个项目已经签约落地,投资额达3300多亿元。

对于风险防控,他认为,做真PPP项目,坚持高质量PPP,打牢风险防控的根基。高质量和规范性,始终是风险防控最基本的东西。

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是要抓示范。通过专家评审努力争取PPP示范项目,现在河北省有58个PPP全国示范项目,其中56个落地,落地率97%。抓好示范项目的推广,组织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培训,介绍示范项目,开辟典型案例的专栏,编写案例材料互相学习;二是疏导并举,多措结合。通过制度设计、能力建设、资金奖励多措结合,引导大家规范操作,对不合格的PPP项目集中清理,严守10%的政策红线,建立常态化的PPP责任制度,将举债情况纳入监测系统;三是聚焦金融创新,努力探索构建PPP长效机制。尝试推进PPP资产证券化,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对接需求;四是坚持信息公开。通过信息公开让公众参与,提高我们PPP的工作水平。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表示,PPP市场容量大,并且参与机构多、融资量大,融资和盘活存量资产的需求比较强烈,这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参与也为PPP的规范发展和风险防范提供了保障,金融创新有利于促进PPP市场的发展。

刘绍统认为,资本市场能够为PPP的规范发展和风险防范提供相应的保障,这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选择项目时,一定是考察选择合法合规和规范运作的PPP项目,通过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选择,其实是可以助推和促进PPP项目实施的规范化,来防范PPP市场的风险;二是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强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PPP运作的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信贷一处处长曾辉就“防范风险与PPP金融创新”谈了三点个人的体会:一是科学把握PPP的发展规律。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对PPP项目的保障,从国际经验来看,清晰、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推广PPP的基础性条件,也是PPP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参与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基础性的PPP架构已经建立,但是仍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尽快推出;二是正确认识PPP业务的实质和重大意义。在规范的PPP模式下,政府不再是大包大揽,更不会兜底认账,而是在合理评估未来财政支出可持续能力的情况下,以投资回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为核心,推动公共服务从政府独立提供到各方合力提供这样一种方式的转变;三是高度重视PPP项目实施不规范造成的风险。在十九大,习总书记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年攻坚战,今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这种大背景下,各地方、各部门、各机构对于PPP的规范发展,以及对它规范地提供融资都需要加强制度规范和资金保障体系的建设,避免不规范的PPP成为风险的滋生。

曾辉还提到,在为PPP提供金融支持的时候,金融部门应该充分把握业务推进和制度建设的关系,提供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一是加强对PPP模式的深入研究,充分分析PPP模式和传统模式,在还款来源、追溯权、管理模式、融资期限的关系;二是加快PPP特点的内控机制和体系,充分考虑项目的真是收益、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政府支持的方式,权责利的分配方式,征信措施等多种变量;三是完善项目审批、权责认定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充分考虑宏观因素、外部因素的变量影响,合理设计风险分担机制。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监范永芳表示,中国PPP基金从2016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积极地参与PPP项目,一直致力于参与规范的PPP项目的规范运作,致力于解决PPP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地推进中国PPP事业的健康发展。

范永芳认为,融资是PPP项目是否真正落地的一个标志,项目的融资落地牵涉到很多因素,不能简单说头疼治头,脚痛医脚,这些因素包括项目本身质量、社会资本能力和统筹资源的能力,还有地方政府的合同完备性、风险分担合理性等。

针对PPP发展,他认为要在认识、责权分配、合作模式、工作过程、协同五方面进行创新。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谭志国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本金高、收益低。大量基础设施的项目是公益性的,本身收益不是特别高,同时由于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导致了收益率的偏低,也直接影响到融资的可落地性;二是期限长、手续繁。项目的周期基本上都在20年至30年之间,市场上能与之相匹配的长期资金,相对于目前的需求来讲是不足的,期限过长必然会带来流动性的问题,会引发债务风险,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批的时候遇到障碍;三是征信难、渠道少。项目公司和社会资本难以进行风险隔离,也无法像股市一样具有退出机制。

他认为,造成PPP项目融资难这一问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有来自于政府方、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的问题,也有项目本身的问题,例如项目本身有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核心还是风险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风险的分担机制和风险的规避措施还没有完全系统化地建立起来,所以才导致了融资困难。

圆桌主题论坛五:开启PPP大数据时代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主持了第五场圆桌论坛,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经理黄振刚作主旨发言。上海市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教授朱扬勇,四川省财政厅副巡视员毛谦武,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软件产业处副处长张毅夫,深圳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寻晓青,东软集团政府事业部总经理佟国义,彭博资讯中国政府事务总监程海波,招商银行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助理林静共同探讨“开启PPP大数据时代”的相关内容。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经理黄振刚提到,从PPP项目的全链条来看,它有监管方、执行方、资金方、服务方还有社会方。对于监管方来讲,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10%的财政可承受能力的控制,这给监管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10%是不可逾越的红线。PPP领域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融资比较难,很多项目在签定协议之后,发现融不了资,找不到钱。对于资金方来讲,其实这就是一个玻璃门,他们看到是很多好的项目,但是不敢进去,为什么不敢进?因为它不透明,有些环节根本看不清楚,这就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去看清楚。对于为PPP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来讲,其实效率是比较低的。对社会方来说,信息的实效发布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正在运营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ppp项目,老百姓有知情权,社会公众怎么能够实时查到项目的运行情况呢?有些项目不透明,甚至查不到。

黄振刚认为,如果在PPP的监管中引入科技,运用现在非常前沿的技术,特别是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可以提高现在的监管效率和智能化的程度。对于社会方来说,可以做到全面的信息公开,以前有些信息没法公开,现在可以做到实时、动态的监管。对执行方来说,使融资更便捷,项目能够融到资,能够推动项目的建设及对资金方来说可以看的清楚。对于服务方来说,能够做到更高效的服务。

朱扬勇

谈到PPP大数据,上海市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教授朱扬勇认为,在共享和公开方面,投资方、建设方和使用方以及地域地区政府,可以自己在一个小圈里共享数据,对外选择适度的开放。

他指出,一个PPP项目有投资方、建设方、运营方,当地政府还有受益的公众,他们可以自治决定数据哪些公开,哪些不公开。开放的数据要继续监管,这叫自治开放,数据拥有者自己来决定开放的程度,使用的规则以及使用的方法,最后开放给他认为该开放的组织和机构,可能比完全的公开或者是完全的不公开要好很多。

四川省财政厅副巡视员毛谦武主要谈到了四川省PPP项目的展开,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好PPP项目的推进:一是利用大数据对社会资本投资收益水平进行分析;二是利用大数据优势,综合平台的优势,及时推介PPP项目;三是鼓励民营经济、民营资本成立PPP项目。

毛谦武提到,近几年来,四川省已经成功入库了有1240多个PPP项目,落地率率超过了51%,这在全国落地项目当中比较靠前。

张毅夫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软件产业处副处长张毅夫表示,三年以来,我国大数据产业是蓬勃发展,去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经达到4700亿元,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工信部去年共发布了100个优秀的大数据产品和案例,200个大数据各个领域的试点示范项目。

他指出,财政部PPP大数据的平台,建设富有成效,解决了以往一些信息不对称和项目信息缺失问题,接下来是如何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的问题。下一步可以和工信部加强合作,在试点示范的项目上共同努力,推动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大数据与PPP的融合,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效。

深圳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寻晓青分享了深交所在应用数据以及应用科技手段方面进行监管的一些经验并提到,深交所作为市场组织者,有很大的责任。在金融市场快速增长及业务创新的过程中,要确保市场不发行系统性风险。其中,技术更新将是最核心的。深交所必须与金融科技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创新技术和业务模式的转型,发挥行业领先优势。

对于大数据与PPP结合,东软集团政府事业部总经理佟国义表示,PPP实际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创新的供给管理模式的探索,主要目的应该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活市场主体,提高公共服务品质。这里最关键的环节,实际上在于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技术手段的创新,像现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这些一系列技术的出现,给政府的服务和监管职能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有助于营造更好的PPP市场,从而不断的促进公共服务的改善。

他指出,大数据能赋能PPP项目全程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所有体系,实现更量化、更有预见性的决策,更有效的监测PPP项目全程的状态,监管期间的经营行为,也能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给出综合全的总体评价,从而不断地促进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

彭博资讯中国政府事务总监程海波希望中国数据的标准化程度能更高一些,透明度更高一些。如果中国数据的透明度高,公司治理水平足够高,能够吸引到境外的金融机构参与基础设施配置。

谈到美国PPP经验,程海波表示,美国PPP项目治理架构非常透明,而且市政府是深度领导,并且鼓励大家去用创新的方法做。做的事情总体上都比较小,围绕纽约社区基础方面的工作会少很多。在做法上特别讲究群策群力,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另外,范围也非常广,样数也很多,但是总体上规模比中国要小得多,因为美国已经过了大力兴建基础设施的阶段。

招商银行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助理林静表示,近几年大数据取得了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层出不穷,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技术改造升级,但另一方面,确实也感受到了压力。

林静称,在这种压力下,招商银行在2017年提了要打造金融科技银行的战略转型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按照计划在稳步向前推。比如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高峰值时期,数据处理每秒可以达到三万多笔。在进行个人信贷的时候,利用大数据,只需要通过手机眨眨眼、点点头等验证动作,贷款瞬间就完成了。现在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业务模式,就是因为科技赋能。

圆桌主题论坛六:PPP助力新区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PPP研究中心主任孟春主持了第六场圆桌论坛,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孙祁祥作主旨发言。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万平,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阎晓东,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基础设施中心主任张倩瑜,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李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经济处王忠,中国宏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士宗共同探讨“PPP助力新区建设”相关内容。

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孙祁祥表示,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建设,兼具盈利性与公益性的双重特征,完全符合PPP的内在机理和要求。由于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中不再具有完全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公众对政府的客观监督。而社会利益由于回收成本的需要,也会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新区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单纯的政府资金显然无法完全盛任,但这恰恰是PPP模式的优势所在,这一优势根植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深层机理:一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资金使用目标和效率上的不同,是双方在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领域的合作存在客观必然性;二是现代金融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发展,使得金融部门可以针对不同项目,涉及不同的融资方式,并实现不同的管理模式,这一变革带来了融资规模的可分割性和投资周期的可调整性,由此在相当程度上舒缓了由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限长而对社会资本所造成的压力和限制,进而为其进入公共部门和领域提供了吸引力和可能性。

她指出,PPP模式与新区模式更具有内在的高度契合性,应当积极推动大胆应用。首先,PPP模式当前的主要应用领域与新区建设的核心内容相一致。其次,PPP模式的全生命运行周期可以很好地保障新区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平稳过渡。再次,PPP模式契合中央对地方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

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万平从三点谈到了PPP发展与海南建设情况:第一,海南加快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一定是要弥补公共基础设施上面的短板,进一步加快海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建设;第二,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扩大开放,降低门槛;第三,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他还指出,海南PPP体量小,现在也有一些成效,正在顺利执行的是有93个PPP项目,而且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甚至是包括一些医疗、养老方面都有很多成熟的项目。

对于雄安新区建设,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阎晓东表示,雄安新区开展PPP,主要是有三项任务,第一是引制,这是制度的“制”,是进行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第二是引智,这是智慧的“智”,就是吸引各行业的精英,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第三是引资,广开融资渠道,让社会资本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实现共赢发展。

他指出,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结合雄安新区的特点,主要是有四项措施:一是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体制机制的优势,为PPP打造一个机制创新的平台;二是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优势,为各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场景;三是要充分发挥新区绿色发展的优势,创造生态价值的新路径;四是要充分发挥雄安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本参与雄安建设绩效可考核。

针对英国新区建设以及PPP发展情况,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基础设施中心主任张倩瑜表示,1977年,英国老百姓被两把刀所“杀”,一把刀是长期物质水平增长停滞,另一把刀是工资不涨,两把刀作用下,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为了化解这一困境,皇家规划学会的一场学术论坛提出了新区的规划。让资金和人才进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降低政府干预。

PPP概念是1992年在英国被提出,一方面它可以提升效率,一方面可以维护社会公平、社会正义,让社会大众普遍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李钺表示,建设银行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新区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融资、融信、融质等方式,并且创新应用了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积极支持新区高质量的建设发展。建设银行积极参与雄安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住房租赁平台的搭建以及重点建设项目,并且为新区建设量体裁衣,推出了专门的贷款叫“雄安贷”,满足新区从前期准备、项目建设到生产运营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各类资金的需求。在支持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建设银行根据政策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金融服务,以求稳健、合规、可持续发展。

李钺称,银行愿继续发挥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在支持新区建设发展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实践,为推动新区高质量的发展,补齐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保证民生保障,贡献建行的智慧和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经济处王忠表示,近年来,浦东金融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18年上半年,浦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1465亿元,同比增长5.2%,占上海全市金融业增加比重值的50.2%,也就是占了半壁江山。占新区GDP的比重是29.5%。2017年浦东新区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共实现税收425亿元,不含银行和保险机构,比2016年增长8.52%。作为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浦东的金融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日趋完善;二是金融机构集聚度和能级不断提高;三是金融业创新引领明显增强;四是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显现;五是“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稳步推进。

他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为响应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能级,对标纽约、伦敦等城市。提升境内外资源配置能力和定价能力;二是进一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探索“一带一路”沿线金融合作机构的机会,提升投融资服务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信息技术能源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区辐射效应,推进实行与国际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最后是进一步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中国宏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士宗表示,“栽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是园区和新区建设的两大主要内容。栽好梧桐树指的是建设培育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引来金凤凰指的是把好的项目,优质的项目招引进园区,落到基础设施上,落到好的梧桐树上。

他提到,中国宏泰以PPP模式从事开发、投资、建设、运行产业园区已经有13年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去年国务院国办发2017年7号文指出,推进开发区建设和模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区建设模式,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按规定投资运营园区,鼓励以PPP模式建立投资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民营企业正在自尊、自强的基础上,平等享受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好时代。

圆桌主题论坛七:PPP创造美好生活

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邓冰主持了第七场圆桌主题论坛,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投资处处长王椿元,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秘书长程林,中信银行机构客户部副总经理张春中,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立群,上海市闵行区财政局副局长李昌林一起就“PPP创造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邓冰表示,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的数据显示,项目累计数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和生态环保,一共占了管理库项目总数的62%;投资额前三位分别是市政、交通和城镇综合开发,投资额占到了整个项目库的72%。社会民生领域的幸福产业相关项目占比较少,教育占2%,医疗卫生占2%,养老占1%,体育占1%,文化占2%,旅游占5%,五个行业加起来只在13%左右。因此可以说,社会民生领域的PPP项目和投资金额在整个PPP板块当中所占比重较少,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他表示,社会民生领域在未来将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是关系到每个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所承担的财政支出也会不断上升。如果政府作为唯一的提供者,公共服务将很难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社会民生领域的PPP项目将成为中国PPP发展当中的重要板块。布局越早,收获越大,老百姓会更幸福,社会也会更和谐。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投资处处长王椿元表示,第一,过去人们只是想吃饱穿暖,现在的追求更高一些,希望能够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PPP应该做新的拓展,不仅是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第二,消费离老百姓的生活更近,因此要改变以往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要拉动内需,这对经济平稳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是政府也不可能包括所有的。PPP这个模式就很好,政府介入其中,老百姓也能承担一部分。第四,过去几年PPP大发展的时候,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众国企、上市公司等比较大的社会资本方中标概率更大,项目更多。他认为,幸福生活的领域给真正的民营资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和老百姓紧密相关,并且每一个城市和街道都可以细化,项目可拆分。这与PPP撬动民间资本的初衷相吻合,有助于让民营资本真正加入。他强调,在这个领域的PPP项目中,更加需要创新。

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秘书长程林表示,从适用PPP的领域来看,能源、水利、环保、医疗、文化、旅游等等都是非常适合使用PPP模式的。PPP模式的应用本质是要提高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从民营企业参与角度来说是非常好的渠道,一方面符合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符合企业生存发展本质的要求。他建议,第一,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共同参与PPP,发挥国有企业在资金、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发挥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第二,很多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想进入PPP项目比较难,主要受制于一些资质门槛。建议有关方面在这方面相应降低门槛,多鼓励创新型、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参与到PPP项目中去。第三,建议大力发展PPP相关领域的投资资金,给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拓宽融资渠道。    

中信银行机构客户部副总经理张春中表示,第一,金融要想助力PPP在美好生活里的应用,就必须贴近老百姓,与生活越贴近就越容易获得融资。金融的核心作用是把优势的资源、资金汇集起来,促进全社会最优配置,这是金融行业最优秀的作用。既然金融行业愿意把融资提供给建设美好生活的PPP社会资本方,在这个领域里,应该是大有可为的。第二,越有专业性的公司,越容易获得融资,银行、金融机构就越喜欢。PPP项目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不具有专业性的话是有很大风险的。做PPP,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有没有技术水平和专业性。其次还要考虑社会资本方是否具备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控制能力。

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立群表示,第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状况、水平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但在有关美好生活的基础设施方面依然有差距。第二,上海的人均拥有的床位数、医院数和纽约差不多,但是上海的医院服务的不仅仅是上海,可以说是整个长三角,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这些病人的所在地医疗条件不如上海,没办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欠债太多,欠的都是老百姓非常需要的基础设施。民间的投资就是已有的私立学校、私立医院,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第三,供给相对需求而言,缺口非常大,民生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小。随着整个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变化,PPP的民生项目不仅是不能停,更要尽快做,这才是老百姓能够直接感受到美好生活的项目。对于投资人来说,每一个公司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能力,龙元明城也在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运营的领域。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第一,希望政府推进更多这样的项目;第二,希望这个行业的投资人都能够很负责任的去投资这样的项目,去培养自己的全方面、全周期的管理能力,能把这些项目做好,也给市场一个好的回应、好的交代。

上海市闵行区财政局副局长李昌林分享了闵行的案例。今年年初,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PPP示范项目,作为上海市唯一的一个,闵行宝龙美术馆入选,建筑面积1.4万平方,有10个展馆。闵行根据PPP的模式来实施,通过公开招标,最后定下由宝龙集团负责建设,并获得了二十年的特许经营权,政府根据绩效考核给予适当的运营补贴。一周年来,宝龙美术馆交出了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一方面成功举办了29场展览,如期兑现了当时PPP协议当中的承诺,比如公共空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免费向市民提供一场具有国际水准、两场具有国家水准、四场具有市级水准的文艺活动,分别提供十二场免费的艺术鉴赏培训以及免费的艺术欣赏活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不看重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看重的就是社会资本建设后续运营带来的潜在优势。政府期待通过社会资本的进入,通过专业化的运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市场化的操作提高运行的效率。他说,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有利于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更贴近老百姓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看重良性的互动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在PPP项目整个机制设立的时候,就强调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过程或运营当中双方的坚守。对于社会运营方来说,未来二十年中能不能拒绝过度商业化,能不能抑制住短期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这是很大的考验。政府实际上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不轻易干涉、干预场馆的运营,让其最大限度自由发挥、自由策划。另一方面还要为场馆的运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供机会,呵护项目长远的发展,行稳致远。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文字整理:李雨琪、瞿丹怡、张舰月、顾舒徐

摄影/图片:张舰月

统筹:顾舒徐

延伸

阅读

积极规范运用PPP模式 加大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补短板

积极规范运用PPP模式

加大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补短板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  焦小平

尊敬的任德奇行长、王祥明总经理,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共同探讨在新的形势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规范运用PPP模式,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里,我谨代表会议主办方、协办方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上海市各方面给予论坛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更形象地回顾过去一年的PPP工作,首先请大家观看一个5分钟的简短记录片。

通过记录片我们看到,过去的一年,是PPP整顿规范、化解风险的一年,是刮骨疗毒、焕然新生的一年,也是转型发展迈向新时代的一年。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时刹住了PPP的乱象,也感谢市场各方配合财政部对PPP市场进行整顿,才能让我们站在坚实的基础上迈向未来。 

今天,我代表财政部PPP中心,跟大家分享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项内容是论坛主题“新时代、好时代、大时代”。一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PP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举措,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二是好时代。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PPP在新时代有作为,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规范防风险、创新促发展,创造一个好时代。三是大时代。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表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创造一个富强的国家。PPP五年改革实践表明,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进行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更加开放地融入国际市场,推动PPP事业进入一个生机勃勃发展的大时代。

接下来是我在主旨发言环节想与大家分享的三项内容:五年改革回顾、规范整顿防范化解风险和下一步设想。

一、PPP改革是一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变革,5年改革成效显著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PPP改革起到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PP改革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指导思想,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推进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统筹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充分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促进了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了公共服务补短板建设。 

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统计,截至2018年10月末,近五年来,全国已有4,302个项目签约落地,带动投资约6.6万亿元,涵盖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19个领域,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投入运营服务,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创新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PPP改革通过引入充分竞争、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分担、按效付费等创新机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很多长期不能很好解决的难题,比如基建项目超预算、重建设轻运营、财政绩效管理落实难等。

截至2018年5月底,全国5,838个已开展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的PPP项目总投资额约7.4万亿元,较政府直接投资模式节省1.6万亿元,节约率达18%。

(三)激发活力,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

PPP改革通过放宽准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等机制,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充分释放出社会资本的创造创新活力,使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一大批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得到应用,丰富了供给方式,提高了供给质量,降低了供给成本。比如环境治理与商业开发联动的综合开发模式(即EOD模式),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PPP中的具体应用;再如,县域产业园整体开发模式、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分布下沉式再生水处理技术等。

PPP改革为民营企业打开一片新天地,开辟一番新事业。截至10月底,7,029家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中,民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数占比达48%。市场开放早、回报机制明确的污水、垃圾处理领域,民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参与的项目投资额占比达82%。

(四)开放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PPP改革是在开放互鉴中进行的,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了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通用做法相容互通。《世界银行2018年度PPP采购报告》指出,在全球135个国家中,中国的PPP制度和实践处于中上水平。

目前,在APEC、G20、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治理机制下都设有PPP最佳实践交流机制。财政部与世行、亚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等国际机构,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已建立了合作机制。论坛期间,我中心将与2个国际机构和1个外国政府机构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并在设立亚太国家PPP项目专场推介会,5个国家78个项目将与中国投资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本届论坛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国际化程度高,共有13个国家7个国际组织参会。

二、只有规范发展、严控风险,PPP事业才能行稳致远

在PPP改革中,部分地方出现泛化异化等不规范发展问题。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后,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全面清理整顿PPP市场,坚决刹住泛化异化乱象。

(一)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去年8月份以来,财政部下发一系列规范整顿文件,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和风险预警机制;开展财政支出责任全面核查工作,把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全面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对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本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红线的地区坚决停止新项目入库。

目前,在全国2,461个已实施PPP项目的地区,仅6个地区的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10%红线。在2018-2047年间,各省区市已录入管理库项目的最高年度财政支出责任占比不超过5.1%,PPP整体风险控制在安全区间内。

(二)坚决制止不规范发展行为

从去年专项整顿工作开始到今年10月份,共清理退库2,428个项目、涉及投资额2.9万亿元,整改完善2,005个项目、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共约占管理库项目规模的一半。清退48家入库咨询机构、13名入库专家。核查了前三批752个示范项目,其中,30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并退库,54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89个项目进行整改完善。这是PPP必须经历的阵痛,我们不规避问题,目的是治病救人,确保PPP行稳致远。 

(三)规范防风险工作常态化

一是细化新项目入库标准,明确入库核查正负面清单,优化审核程序,压实省级审核责任,加强各级交叉复核力度,确保新入库项目质量。在PPP早期探索中,我们更多把精力放在推广上,风险防控重视相对不够。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做到规范控风险和创新促发展并重。由于入库项目已成为很多机构的风险控制标准,前期的清理退库工作给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带来了不确定性。今后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科学、规范、可持续,不会再出现入库项目大幅波动的现象,请大家监督。二是落实示范项目管理责任,强化动态管理和定期评估,确保示范项目执行不走样。三是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扩大和提高信息披露内容和质量,丰富社会公开监督的途径和手段,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PPP市场。

(四)建立绩效管理硬约束机制

一是加强入库项目绩效审核,清理整顿财政支出责任未与绩效结果挂钩项目。二是制定PPP项目绩效管理指引,完善基本绩效指标框架,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绩效指标体系;三是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硬化绩效责任约束。四是完善物有所值评价指引,全面开展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分析,优化定量评价方法。

三、积极规范推进,加大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

PPP是“开前门、堵后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积极的、有效的、精准的财政政策,但PPP是带刹车的,不是无度的,必须严守10%红线。PPP有利于打破垄断、放宽准入,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同时以财政资源为引导,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下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六稳”目标,加大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补短板,切实发挥PPP模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协同协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一是配合司法部加快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统一顶层设计,加快统一市场建设。二是下发PPP规范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政策边界、发展重点,稳定市场预期。一方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决策部署;另一方面,传递几个信号:依法合规的、10%限额以内的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明确正负面清单,便于各方监管监督,确保项目平稳运行;明确优先支持领域;筑牢10%财承底线,同时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已签约、依法合规的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必须纳入预算,政府要带头履约。三是优化完善PPP操作指南、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出台PPP风险管理指引、PPP绩效管理指引和污水垃圾领域项目标准合同,建立PPP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市场基础能力建设。

(二)严守财承支出红线,优先支持补短板项目

一是进一步强化财政承受能力管理工作,加强财政支出责任动态监测,严控10%红线。二是把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依法依规纳入预算管理,督促硬化政府履约能力,夯实政府履约责任。凡是依法合规的,政府与社会资本有合同约定的,社会资本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的,政府一定要付费。三是重点支持中央重大项目建设,优先支持污染防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项目。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投放”的作用,做到宏观有效能,微观有效率。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投资信心

一是完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引导地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近期,将在环境领域从信息平台管理库中遴选一批合规项目,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解决PPP项目注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大保险资金、中国PPP基金等对项目股权投资力度,拓宽项目资本金来源,鼓励通过股权转让、资产交易、资产证券化等盘活项目存量资产,丰富社会资本进入和退出渠道。三是营造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环境。过去地方项目推介中,有人说:“肥肉吃不着,瘦肉很少,带皮带骨头的很多。” PPP作为提质增效的手段,下一步,地方政府要加大向民营企业推介优质项目力度。民营企业平等享受PPP的国家财政政策,提高中国PPP基金投资民营企业参与项目的比例。

(四)提升政府监管服务能力,着力提高市场效率

全面改造提升PPP综合信息平台,加强政府监管、信息披露和服务市场功能,确保PPP项目投资放得开、管得住,打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粗放发展模式的怪圈。探索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聚焦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资源市场配置效率,缓解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五)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一带一路”项目投资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利用多边机制推动市场开放、便利投资,加强制度和实践交流互鉴。利用财政部与亚太经社会、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建立的PPP合作网络,加强区域内国家制度建设和培训合作,整合多边开发银行、政府发展银行、商业金融机构的资源,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落地。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事业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2018年11月22日在第四届PPP融资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附演讲PPT: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关于PPP项目的财税处理探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