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资讯】通过PPP交易中心“招大商”吸引社会资本助推“长江新城”建设


来自:PPP门户     发表于:2017-02-22 20:17:20     浏览:360次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刘迅 徐靓丽 张衡 周舜尧

原标题:延续武汉商脉 打造全球城市样板区——代表、委员热议“长江新城”建设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5年,武汉市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框架,形成支撑性高效产业雏形,努力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其中,今年将加快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建立高规格领导机构、高效率协调机制,高水平推进亮点区块建设。科学确定长江新城的范围,面向国际招标,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为此,不少参加武汉市“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为建设“长江新城”献计献策。

吸引资本助推“长江新城”建设

武汉市政协常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过文俊建议,武汉率先设立全国首家PPP交易中心,利于通过这一金融创新“招大商”,吸引社会资本助推“长江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PPP落地难的主要症结,主要在于PPP融资渠道不畅和PPP的退出机制不完善。”过文俊表示,武汉率先建设PPP交易中心有利于完善退出机制,提高PPP项目的落地率。可发挥PPP项目中标联合体内不同业态社会资本方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培植与PPP相关的公共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同时,有利于防范PPP“一级半市场”灰色融资引致的地方债务风险。通过这一新型要素市场,增强武汉建设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实力。

“武汉金改方案和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均鼓励发展区域性要素市场。同时,拥有助推PPP二级市场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对于武汉建设PPP交易中心的可行性,过文俊分析认为,武汉及湖北的PPP项目入库规模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武汉PPP行业协会及PPP智库建设均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过文俊建议,应尽快搭建武汉PPP交易中心的筹建班子,按照国家关于PPP项目投资退出机制以及区域性交易场所建设的主要政策法规,加快设计武汉PPP交易中心的运行方案。同时,争取省政府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尽早获得武汉PPP交易中心的批复文件。在全球范围招聘优秀管理团队。

用“长江新城”延续武汉商脉

武汉市政协委员潘涛建议,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要考虑如何延续武汉的人脉、文脉、商脉。

“长江新城需要汇聚最高端产业、建设最标志艺术建筑、描绘最美丽滨江画廊、浓缩最精髓长江文化。”潘涛认为,长江新城将是撬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的支点,也承担着中国大河文明与世界对话的职能,并将代表未来百年武汉城市形象。

潘涛说,长江新城规划应体现“新”的概念,应有广阔的建设空间,以创新发展实现世界级标准,重点承载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新科技业态,体现绿色、低碳等新生态模式,营造滨水生态绿城等新面貌,引领高端、智慧的新生活方式。

同时,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应凸显“江”的元素,需临江而建、传承长江文化、打造长江之标、体现长江力量、表达长江之美,新城建设要打出“长江牌”,充分利用江边、江岛、江上、江面、江中、江底等多层次空间,打造“江”元素新城。

潘涛建议,长江新城应把握“脉”的延续,延续武汉历来沿江拓展、居中独优的发展脉络,位于交通、土地空间、物流等生产生活要素集聚中心;延续武汉山水生态之脉络,体现武汉的水网、山系和岛、桥、隧的特色;融入武汉三城三镇、多中心发展之脉络,以突出的单核带动多核联动形成最大合力;延续武汉人脉(人才汇聚)、文脉(历史、科教)、商脉(商业、物流贸易),体现人文之城、贸易之城。

打造成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

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监王立辉建议,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时,要在区域内高度聚集高端服务产业、高水平规划高端服务产业布局、提升高端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效应。

“长江新城应打造成为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王立辉说,武汉当前的城市格局中,存在服务功能区高度分散,资源聚集度极低等问题。纵使城市自身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也吸引了不少国际国内高端服务企业进驻武汉,但分散于各商业区,使得服务聚集效应难以发挥,高端服务和带动能力不足,辐射作用不强。

“‘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王立辉建议,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借鉴世界级城市高端服务产业聚集区的发展经验,突出各要素资源的高度聚集,高规格、高密度规划开发。明确全市功能区发展定位,从服务功能、资源禀赋和产业特性等方面,实现“长江新城”与现有各大服务功能区的协同发展。

“提升高端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效应。”王立辉说,“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是武汉承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的需要。因此,“长江新城”应在高度聚集城市总部经济、金融、商务、专业服务等要素的同时,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的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恢复生态湿地 建设北湖生态新城

青山北湖,曾经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周围是草场和森林,景色层层叠叠。但从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大量武钢辅业配套企业布局其间,大量生活区依湖而建,环保不达标、无规划审批,无序发展程度严重,导致环境污染、绿地占用,城市发展大幅落后于周边区域。特别是北湖因武钢工业废水排放,已沦为污水收集沉淀池(劣五类水质)。对此,武汉市人大代表、青山区区长刘栿堂表示,利用全市规划建设长江新城的契机,青山将建北湖生态新城。

稍早前,青山区提出了“一区三城”的发展战略,其中的三城即建设红钢城商务城、青山镇老城、北湖生态新城。对于北湖生态新城,希望通过生态修复和绿色拉动,做足水文章,彰显生态底色,把水污染治理、城中村改造、特色风情小镇、绿色产业发展兼顾起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契合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构建滨江滨湖、绿色惠民的生态体系”的要求。

“青山北湖面积原来有12.7平方公里,到现在只剩下2.7平方公里。北湖治理不好,对长江、大东湖水系都是威胁。”刘栿堂说,该生态城位于武钢以东、花山生态新城以北的青山北湖,距离长江最近处仅800米,而北湖作为大东湖水网六湖连通取水口,对436平方公里的“大东湖水系”建设也至关重要。

“未来生态新城的总投资在千亿元左右。”刘栿堂表示,青山北湖的生态治理难度大、土地规划制约多、基础设施条件差,通过治理,真正形成良好生态,他认为需要20年左右时间。未来5年,青山干部群众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昔日接纳工业排放的北湖农场,逐步恢复为60年前的生态湿地,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生态修复典范和江湖连通典范。

刘栿堂建议,在《武汉市2020-2030年总规修编》中,将青山北湖生态试验区外环以西生态绿楔区域设置为旅游休闲用途,将外环以东产业用地设置为新兴产业发展区。此外,建议武汉市委市政府在基本农田调整上给予支持,同时在生态补偿上给予支持等。

版权声明: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PPP门户网”、“湖北中财资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中国PPP门户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平台转载于互联网的文章,本站将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请联系本平台,本平台将立即删除。同时,本网站所有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PPP门户

微信号:zg_ppp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担保模式全梳理——中国式PPP研究手册第15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