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一周要闻(6月20日—6月24日)


来自:PPP项目法律研究     发表于:2016-06-15 17:28:06     浏览:420次

PPP基金预计参与近2万亿PPP项目
中国“PPP热”的冷思考
地方政府不履约PPP合同将遭财政扣款

1
  18亿PPP基金预计参与近2万亿PPP项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6月22日,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成跃在青岛举行的“中国PPP论坛”上表示,中国PPP基金成立短短3个月时间内,目前已经与地方政府接洽了7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9120亿元。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就PPP模式,如何进行股权、债权支持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近期会完成数个项目签约。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3月份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1800亿元,由财政部发起,联合包括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8家商业银行,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人寿保险这两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三部委在公共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完善财税支持政策”规定中,包括中央财政出资引导设立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支持基金,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项目,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

2015年9月份,财政部便已确定联合上述十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基金总规模为1800亿元,重点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发展,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

6月20日,财政部发布消息显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完成了系列重要会议,如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基金公司章程、决策议事规则、投资管理办法等,选定了基金托管银行和投资管理人。目前,公司正在组建专业投资管理团队。

周成跃指出,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公司参与一个PPP项目,最高投资占比不能超过项目总投资规模的10%,1800亿元的PPP基金预计参与近2万亿的PPP项目。

6月15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主持召开PPP工作推进会,部署下一阶段PPP重点工作。史耀斌指出,基金公司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要求,抓紧健全与投资相关的制度,为项目投资运作提供保障,集中精力加快项目投资进度,创新投资模式,确保圆满完成2016年投资目标。

周成跃表示,各地地方政府和机构正在风起云涌地设立PPP融资支持基金、PPP专项发展基金,PPP基金的广泛创立和推广,提高了PPP融资的便利性,降低了PPP融资成本保障了经济建设的平稳推进,有利于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契约精神。将PPP模式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会带来系列深远影响。

周成跃还指出,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是PPP合作模式的关键,虽然各方背景有差异,利益诉求不同;但各方通过PPP模式,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2
     中国“PPP热”的冷思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投资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被视为提振投资、缓解政府资金压力的有效渠道,受到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

各个部委频频“放大招”:继财政部、科技部等20个部委宣布联手启动PPP第三批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后,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日前主持召开PPP工作推进会,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为PPP“站台”。山西省提出,要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给PPP项目提供补助。作为中国首批PPP试点省份,湖南甚至把眼光瞄向海外,在香港向境内外推介了5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近850亿元人民币。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入库的PPP项目超过8000个,总投资达9.3万亿元人民币。

但热闹背后,尴尬不少,最突出的是PPP项目落地情况仍不乐观,“叫好不叫座”现象依然存在。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2日于北京举行的PPP立法专题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这种窘境与法律缺失直接相关。

目前,中国有关PPP的法规多为部门和地方制定,法律效力不高。而PPP项目周期短则10年,长则30年,这么长的一段契约关系要想可持续,没有成熟的法律制度保障几乎无法想象。

山东省财政厅一位官员透露,不少民营企业之所以对参与PPP项目心存疑虑,就是由于法律缺位,“一旦发生纠纷,担心光靠一纸合同保护不了自身权益。”

此外,地方政府对PPP的理解“跑偏”也是PPP乏人问津的一大原因。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不少地方政府将周期长、投资大、利润低的公益性项目推给社会资本,把有经营收益的项目据为己有。

“把PPP简单作为公益事业的融资手段,这有违PPP的精神。”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赖永添说,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合作的“婚姻”,而不是融资的“一锤子买卖”。

第二个尴尬在于,官方大力推行PPP的初衷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拓宽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PPP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民间资本。

一些企业家此前称,各地优质PPP项目基本上被国企垄断,民企要投入PPP项目难度较大,取得好项目更是难上加难。


这一点已经引起官方的注意。财政部副部长刘昆日前表示,要畅通民营企业参与的通道,使民间投资通过PPP真正有效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市场。


3
  财政部:地方政府不履约PPP合同将遭财政扣款
                                                     来源:澎湃
在政府火热推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时,社会资本仍在顾虑政府能否履约问题。不过今后,这一问题将通过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得到抑制。

财政部正在研究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以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保护社会资本。

  所谓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下,政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PPP模式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目前,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PPP市场。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今年3月,财政部搭建的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各地的PPP招商项目7721个,总投资约8.8万亿元,涵盖了19个主要发展领域。

  早在2015年6月,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贯彻落实《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就透露,对地方政府违约行为,财政部将探索建立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切实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地方政府违约一直是影响PPP发展的一个问题,现在大规模推进PPP,确保政府履约在体制机制上能得到解决。

  早在PPP模式在国内发展的前几年,个别地方债务压力较大,政府契约意识较薄弱,招商引资时积极承诺,项目建好运营后却难以兑现。不仅如此,社会资本还面临着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政策变动,以及重大政策调整的变化,这都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收益,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第十水厂的建设。

注:本公号对所选文字进行编辑时,根据字数需求对上述文章的原文酌情节选或删减,若来源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与本公号作者编辑联系以及时更改或删除。
北京市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PPP项目法律部
2016年6月24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融租攻略当前,国内PPP模式热潮,掀起融资租赁商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