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家PPP示范项目落地率已超八成
三、全国首个省级PPP负面清单出炉
一、两部委发文进一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2018年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严格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8)194号),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又加了一码!
《通知》明确规定:对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因涉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和担保活动的申报企业、承销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主体及其主要负责人,加大惩处问责力度,纳入相关领域黑名单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共享,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及时公开通报,并限制相关责任主体新申报或推荐申报企业债券。
两部委办公厅在《通知》中提出九大要求,规定很具体详细!
一、对申报企业提出三大要求:
1、申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决策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
严禁党政机关公务人员未经批准在企业兼职(任职)。
严禁将公益性资产及储备土地使用权计入申报企业资产。
2、申报企业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企业自身财务信息和项目信息等
严禁涉及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的虚假陈述、误导性宣传。
不得将申报企业信用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
相关企业申报债券时应主动公开声明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发行本期债券不涉及新增地方政府债务。
3、申报企业应当实现业务市场化、实体化运营
申报企业应当依托自身信用制定本息偿付计划和落实偿债保障措施,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
严禁申报企业以各种名义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其市场化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或承担偿债责任。
二、对项目提出两大要求:
1、纯公益性项目不得作为募投项目申报企业债券。
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
建立市场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形成持续稳定、合理可行的预期收益。
2、募投项目若有财政贴息等财政资金支持的,程序和内容必须依法合规
坚决杜绝脱离当地财力可能进行财政资金支持。
相关财政资金应按照规定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涉及跨年度实施的项目应当列入中期财政规划并实行三年滚动管理,严格落实资金来源。
三、对PPP项目进一步规范
1、规范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发行债券融资。
审慎评估政府付费类PPP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PPP项目发债风险;
2、严禁采用PPP模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融资。
四、对相关机构加大问责惩处力度
对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因涉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和担保活动的
申报企业
承销机构
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
信用评级机构等
主体及其主要负责人,加大惩处问责力度,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及时公开通报,并限制相关责任主体新申报或推荐申报企业债券。
五、对项目企业的利好,财政部门不得拖欠
各地财政部门应当按规定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资金及时支付给依法合规承接政府投资项目的企业。
二、国家PPP示范项目落地率已超八成
“2017年度全国PPP项目信息情况报告”日前由财政部PPP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到管理库和储备清单的PPP项目共有14424个,总投资额为18.2万亿元。其中,管理库项目7137个,储备清单项目7287个。
财政部PPP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PPP改革推行4年以来,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纠正不规范行为的同时,PPP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控财政金融风险,支持扶贫脱贫,开展污染防治,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众所周知,2017年是PPP项目的规范实施年。从数据分析来看,在这一年,PPP改革呈现出哪些特点呢?
国家示范项目表现抢眼
国家示范项目发挥着引领和标杆作用。一直以来,国家示范项目在规范性,以及落地率等方面都表现抢眼,落地率超八成,地区行业分布广泛,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从此次披露的情况来看,截至2017年12月末,三批国家示范项目共计有697个,总投资额为1.8万亿元,落地597个,投资额为15303亿元、落地率85.7%。第一批22个示范项目自2016年末以来、第二批162个示范项目自2017年3月末以来已100%落地。第三批示范项目中落地项目413个,12月当月新增落地项目15个,落地率为80.5%。
除了落地项目稳步增加、落地率持续增长之外,记者看到,在国家示范项目当中,市政工程类项目一直居于首位。
PPP项目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和其他19个一级行业。示范项目涵盖除政府基础设施外的18个行业,12月末,落地项目已全部覆盖这18个行业。
在597个落地示范项目中,市政工程类267个,占44.7%;交通运输类62个,占10.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53个,占8.9%,上述三类数量季度环比分别增加11个、1个、2个,年度同比增加87个、25个、23个;其他各类共215个,占36.0%。
按各地落地示范项目数统计,河南、云南、山东落地项目数居前三。河南已有53个示范项目签约进入执行阶段,居全国第一;其他依次为云南49个、山东(含青岛)46个、安徽38个、河北38个、湖北28个、福建(含厦门)28个、内蒙古27个、湖南27个。上述9省份合计占落地示范项目总数的半数以上。
此外,从落地项目开工数量来看,山东和安徽两省在全国处于领先。截至12月末,已开工落地示范项目271个,占落地项目总数的45.4%。开工示范项目数前三位的地方分别是山东(含青岛)、安徽、云南,已开工项目分别为33个、32个、23个,占落地示范项目数的比例分别为71.7%、84.2%、46.9%。此三省落地示范项目数合计占全国落地示范项目数的三成左右。
PPP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一直都是各方积极努力要实现的目标。虽然从目前来看,央企、国企仍是参与PPP项目的主体,但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在国家PPP示范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规模已超过三成。
截至12月末,597个落地示范项目的签约社会资本信息已入库,包括333个独家社会资本项目和264个联合体项目。签约社会资本共981家,包括民营340家、港澳台27家、外商16家、国有569家,另外还有类型不易辨别的其他29家,民营企业占比34.7%。
从民营企业参与的行业领域来看,民营、含民营及外资的联合体两类项目数合计280个、投资额4948亿元,分别占落地项目数、投资额的46.9%和32.3%。民企参与的行业领域有17个,其中,市政工程类占比最大,其余分别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养老、水利建设、医疗卫生等。
此外,据财政部PPP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继续增长、更多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落地,PPP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发挥了良好的助力作用。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文化、体育、医疗、养老、教育、旅游等6个领域。截至12月末,管理库中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为1350个、1.1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的18.9%和10.4%。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项目数比2016年同比净增523个,投资额年度同比净增4594亿元。项目数前三位的是,教育343个、旅游310个、医疗卫生261个;投资额前三位是旅游4261亿元、教育1753亿元、医疗卫生1599亿元。
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养老、医疗、林业、旅游等多个领域PPP项目都具有支持污染防治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化的作用。
按该口径,截至12月末,管理库中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3979个、投资额4.1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的55.8%、38.0%。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落地项目1556个,投资额1.9万亿元,年度同比净增项目764个、投资额1.0万亿元。
PPP助力脱贫攻坚和“三农”问题
在管理库中,农业领域项目有68个,投资额627亿元。其中,山东(含青岛)、贵州、河南位列项目数前三,分别为10个、8个、8个,合计占管理库农业领域项目数的38.2%;江苏、山东(含青岛)、河南位列投资额前三,分别为123.3亿元、77.1亿元、70.8亿元,合计占管理库农业领域项目投资额的43.3%。
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信息,目前15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共832个,以下统称贫困县)中,394个贫困县已探索运用PPP模式支持脱贫攻坚,且有项目进入管理库,占贫困县总数的47.4%。这394个贫困县的管理库项目共计有1272个,投资额1.1万亿元。其中,落地项目350个,投资额2847亿元。按省份统计,贵州、内蒙古、湖南的贫困县PPP项目数排名前三,分别为290个、143个、124个。安徽、内蒙古、湖南有PPP项目的贫困县个数占当地贫困县总数的比例排名前三,分别为100.0%、87.1%、80.0%。
可行性缺口补助类项目投资额超50%
在一系列的规范性政策之下,市场上对于政府付费类项目有不同预期。那么,2017年,PPP三种回报机制的项目情况如何?
从财政部PPP中心披露的统计来看,按照三种回报机制统计,截至12月末,管理库中使用者付费项目1323个,投资额1.6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项目数量和投资额的18.5%和14.7%;政府付费项目2884个,投资额3.3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的40.4%和30.6%;可行性缺口补助(即政府市场混合付费)项目2930个,投资额5.9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的41.1%和54.7%。
使用者付费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政府付费项目数,比2016年度同比净增分别为31个、1447个、1386个。使用者付费项目投资额年度同比下降248亿元,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政府付费项目投资额年度同比净增25509亿元、14417亿元。
从2016年9月末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库PPP项目三种回报机制项目数占比情况的统计来看,使用者付费类项目的比重呈逐季度小幅下降趋势,可行性缺口补助类和政府付费类项目的比重变化趋势则相反。
来源: 中国财经报 记者 于丽
2018-02-05
三、全国首个省级PPP负面清单出炉
近日,湖南省财政厅发文《关于实施PPP和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的通知》(湘财债管〔2018〕7号),对PPP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这是首个省级PPP负面清单管理。
湖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个别地区存在假借PPP和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文件出台的目的正是在于规范今后湖南省PPP和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该省PPP负面清单规定如下
下列情形不得运用PPP模式:
1、 不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不负有提供义务的,如商业地产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等;
2、 因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等,不适宜由社会资本承担的;
3、 仅涉及工程建设而无实际运营内容、无现金流,完全由政府付费的,如市政道路建设、公路建设、广场、绿化(风光)带等工程建设;
4、 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实施的;
5、 政府方回购社会资本投资本金、向社会资本承诺固定收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PPP和政府购买服务设立负面清单,不是叫停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行为,更不是停止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根据中央规定规范有序地推进PPP和政府购买服务行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