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建设新变化,FIDIC合同第二版发布


来自:索倍PPP商务圈     发表于:2018-03-24 15:25:38     浏览:320次

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被世界银行认可的咨询工程师组织。其制订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与合同文本,已为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普遍承认和广泛采用。中国在1996年加入FIDIC,成为其正式成员。

FIDIC201712月在伦敦发布了2017第二版系列合同范本,与1999版相比,新版对业主和承包商规定了相同的索赔期限、将“争议裁决委员会”升级为“争议避免与裁决委员会”、提升了工程师的地位、加大了承包商的风险。

新版合同对业主和承包商规定了同样的索赔期限限制。1999版规定如果承包商认为其有权提出关于延长工期或增加费用的要求时,必须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时起,28天内发出索赔书面通知,42天内提交一份有详细细节的文件,否则索赔无效。但对于业主,并没有期限限制。2017版对承包商和业主的索赔都进行了约束和规定,双方发出索赔通知的时限均为28天,提交详细资料的期限均为42天,这一修改有利于实现业主和承包商的权益平衡。

此外,对于未遵守索赔时限即丧失索赔权的规定也存在变通的可能。如索赔方认为其延迟是正当的,可将详细资料提交给工程师进行裁定。工程师收到索赔通知后若认为索赔时限已过,有义务在14天内作出初步答复;工程师作出此类答复后,若索赔方认为存在紧急情况使得索赔的迟延提交具有正当性,则该索赔方可以向DAAB(争议避免与裁决委员会)申请时效豁免。

二、将DAB升级为DAAB,强化其争议避免功能

2017新版合同范本将原来的DAB(争议裁决委员会)更名为DAAB(争议避免与裁决委员会),并在施工合同、工厂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EPC/交钥匙工程合同中,都将其作为常任机构,强化DAAB在避免争议方面的作用。DAAB要在承包商拿到中标通知书后的28天内形成,DAAB的费用要由承包商与业主各担一半。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不遵守DAAB决定(不论是否为终局决定),另一方当事人可直接将该行为(即不遵守DAAB决定的行为)提交仲裁。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在28天内发出异议通知使 DAAB的决定不具有终局性。如果在异议通知发出后182天内仍未开始仲裁,则该异议通知应视为已过期并失去效力。在未按规定提起仲裁程序的情况下,DAAB决定将成为最终决定。

新版合同还规定,DAAB决定做出后14天内,对于决定中包含的错误,DAAB可自行更正,业主和承包商也可要求DAAB对决定中有歧异的内容进行澄清,可通过补遗的方式对决定进行修改。此规定可以避免由于较小的错误导致DAAB的决定无法具有最终的约束力,而不得不进入高成本的仲裁程序的情况。

三、进一步提升了工程师的地位

FIDIC一向重视对工程师的授权,发挥工程师的作用,2017新版合同进一步增加了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与1999版相比,对于索赔,工程师不仅应在42天内组织各方协商并作出决定,如果在42天内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还须在之后42天内作出公平的决定。多出的这个作出“公平的决定”,可以尽量避免争议扩大升级,通过工程师决定,减少争议提交仲裁的可能性。当然,如果工程师逾期未作出决定,争议仍将提交DAAB审理。如果各方对工程师决定不满意,应当在决定作出之日起28天内提出“不满意通知书”,否则,视为各方同意工程师决定。当然,工程师不能违反DAAB的决定。

工程师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可以公平地考虑应付给承包商的款项,可以暂扣他认为存在明显错误或矛盾的任何款项,但工程师必须详细计算暂扣款项并给出暂扣的理由。工程师和承包商还可以修正或修改期中付款证书,且承包商应在付款申请中标注那些有争议的金额,以便工程师做出决定。

四、加大了承包商的责任和风险

(一)加大了承包商的风险承担责任

新版合同将“导致工程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设计工作和其它专业服务”纳入到承包商的保障义务之内,但这是一个范围十分广泛的救济,且有可能导致承包商的保障义务超过合同规定的责任限额,如果业主确定工程的任何一部分不能满足预期的目的,无论业主是否与承包商对此进行了实际的交流,业主都可以根据保障条款向承包商进行索赔。此外,新版合同还规定“17.1款之外的所有风险”由承包商兜底承担,这也加大了承包商对诸多不确定风险的承担责任。

(二)是否预付款由业主自由选择

新版合同在预付款条款中规定:“如果在《合同数据》里没说明有预付款的,则本条款不适用,过往任何版本从未有过类似表述,该条款将预付款作为业主自由选择的事项,这对承包商比较不利。项目招投标和主合同条款的谈判过程中,业主作为强势的一方,很可能以此条款的表述为依据而不提供项目预付款,这无疑将增大承包商的现金流压力、成本和风险。

(三)增加了释放履约保函的前置条件

新版增加了将“清理工地”作为释放履约保函的前置条件限制,这也是过去所有版本从未有过的规定,由于其操作上具有不确定性,承包商及时拿回履约保函的风险变大了。

【延伸阅读】

[1] 为什么你的PPP运营不靠谱?

[2] 破解八大恐慌误区,稳健规范推进PPP 

[3] 透视PPP融资真相,破解PPP融资难题

[4] 国办要精华的PPP条例修改与理由究竟长啥样?

[5] 刮骨疗伤:PPP突出问题与解决

[6] 为什么你的PPP项目不靠谱?

[7] 为什么你的PPP实施方案不靠谱

[8] 为什么你的PPP融资不靠谱

[9] 为什么你的PPP估算不靠谱?

[10] 认定PPP项目的十项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在吉林省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