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合肥经验看如何积极审慎开展PPP推广应用工作”与“新常态下运用PPP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自:PPP门户     发表于:2016-06-14 05:28:06     浏览:424次

 孔  涛:谢谢主持人韩司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上午好,非常高兴应邀本次论坛。首先我代表合肥市人民政府向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指导单位、协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结合合肥市的推广PPP工作的实践,与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体会以及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探讨共同加快推广PPP模式的主要工作。我主要向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我市PPP开展的主要工作。

    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用开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部委指导下,我市一直在积极开展PPP的推广应用工作。

    一是形成统一认识,从PPP的渊源来看,并不是新生事物,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在基础设施领域探索、使用BOT等模式。但是结合我国目前国情和实践需要,PPP模式将体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同时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迎来新的发展阶段。PPP在中国的应用,将遵循PPP的基本原理上,和中国国情相互结合,产生出新理论和新办法,PPP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互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PPP,我们认为PPP模式绝不是简单的融资手段,要义在于:转变政府职能、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允许社会资本合理盈利,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此,我需要我们辩证地来看待PPP的推广应用。

    一方面,行动上必须积极,积极是方向。我们在PPP启动阶段,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敢想敢试的精神,就很难成功。我们必须扎实推进PPP项目,认认真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思想上必须审慎,由于现阶段,PPP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相关运作机制和管理经验以及项目风险分担机制还不成熟,因此不能一哄而上,而且从国外经验来看,PPP项目的比重也仅在政府项目的一部分,PPP项目操作复杂,参与主体众多,对参与各方提出的要求很高,我们认为,PPP不应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项目运作模式。同时,对项目必须加大科学评估,规范运作,有效监管的力度,防止固定回报承诺,名股实债等“伪PPP模式”的出现。

    二是规范制度设计,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PPP,才能指导我们如何去进行推广应用。与传统投融资相比,我们认为,PPP应有以下的特征,首先,PPP项目一共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属性,是政府部门需要提供的产品。其次,PPP项目是伙伴关系,即长期合同关系,包含项目的权声明周期,当然,也必须包括运营环节,最后PPP项目必须明确风险和利益分担机制,为探索适合我市的PPP管理模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PPP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二是聘请了专业咨询顾问,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作为我市统筹推进PPP工作的专业咨询顾问单位。三是明确推进的工作流程,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项目推进工作流程图,将项目原有的立项、科研、初步设计、审批环节有效嵌入PPP项目的年度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开工前等阶段,四是实现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联投。我市的清溪净水厂PPP项目,分别得到了市财政管网配套建设资金和污水处理补贴、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国开行贷款的多方支持。

    三是抓好示范项目,我认为还要着力做出几个示范项目,为行业树标杆,为此,我市主要选取以下领域入手:一是选取成熟领域,在市政建设领域,早在2003年,刚才韩司长也说了,我市的污水处理厂就采用了PPP模式,通过国际公开招标,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13个示范PPP方式。目前,我市又有清溪净水厂、胡大郢污水处理厂等。二是选取典型领域,生态治理、社会事业、铁路、信息化、产城融合等。目前我国妇女儿童中心、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三是先驱存量项目,如轨道交通等领域。这类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地缓解存量债务压力,我市轨道二号线项目,目前正在开展招投标的准备工作。四是选取多种模式,我市污水处理领域一直采用BOT、TOT等典型模式,但是对于乡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规模少、项目少,如何吸引社会资本,成为难题,我市尝试提出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将环巢湖35个乡镇处理设施集中打包两个包,较好地解决了乡镇污水收集难和运营管理维护难的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在环巢湖流域治理等领域,继续借鉴成功经验,通过考核断面和水质选择若干流域与社会资本开展具体合作。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方面是利益难以协调,参与的各方,地方政府、央企、国企、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类PPP专业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不同部门,从各自角度对应用PPP模式提出不同诉求,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存在很多困难。

    二是项目落地困难

    不少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主要动因还是想通过建设或相关的配套政策来获取相关的利益。大部分仍然热衷于承担BT类项目或者名股实债项目获得收益,PPP的关键是在于造成真正能够落地、双方共赢的PPP项目范围较小。

    三是缺乏有效监管,要让社会资本盈利但不暴利及要让政府由经营者变成监督者,双方合作,既让双方提升服务质量又要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在PPP操作中,往往注重前期融资的解决,而忽略后期的项目运营监管,亟待完善后期监管绩效评价、退出机制等相关制度

    三、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是积极审慎推进PPP模式。将PPP作为推动机制改革的重要力量,顺应当前国家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的政策导向需求,稳步推进PPP模式的运用。不为改革而改革,为PPP而PPP,必须将维护群众利益,检验运用PPP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而且是唯一标准。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特许经营法等,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审批程序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定位。

    二是强调发挥民营资本作用

    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建立起竞争合作博弈共赢的长期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体制几个改革创新,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既要允许独立于当地政府和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以社会资本身份参与PPP项目建设,又要避免违背PPP的应有之意,形成国有资本对民营资本的过度挤出效应。国有企业、平台公司要积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吸收民营资本,充分法治社会民营资本的优势,政府也要改变思路,从长期合作伙伴角度出发,积极参与PPP项目。

    三,在项目层面给予具体指导

    目前,各地均在开展PPP项目,但是由于PPP项目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建议国家除继续加强相关的政策培训,还要通过召开相关的座谈会或案例推介会、案例分析会等形式,加快PPP项目的具体制作工作,同时由于PPP项目实施方案是PPP项目的灵魂,但目前专业咨询机构良莠不齐,将给PPP模式的推广带来一定隐患。建议明确相关部门对PPP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培育,并规范其发展,对PPP的后续监管和绩效评价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昨天我们听了一天专家的讲解,我们对这个PPP的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老河口由于是一个小地方,不像刚刚孔市长讲的合肥是一个高大上的城市,我先把我们老河口这样一个小地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否则大家在地图上找不到。

    老河口是一个比较老的城市,它是建于襄阳、襄樊、以及十堰之间,是一个工业城市,也是一个农业城市。重点介绍一下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6亿元,2014年在韩司长的指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省发改委的指导下,对中小城市如何推进PPP工作在2015年得到国务院的大表彰,而且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激励政策。

    我们的做法,我们成立了一个机构,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发改、财政为主,成立了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是负责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年度计划,规范操作流程,遴选PPP项目库,进行商务谈判、信息发布等工作。

    第二,我们对已经存在的一些实质上和社会资本的项目,或者符合PPP项目特征的项目进行存量项目的转化,因为我们也了解了一下,财政可能更关心政府债务的化解,所以存量项目的转化,我们就以财政局为主导,发改对它相关的审批要件进行复核,这样我们大概转化了六个项目,分别是码头项目,还有一中、中心客运站,还有农村客运、创业孵化园、还有殡葬服务,针对特征分别植入了PPP模式,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中间,在转化过程中,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就是过去要受制于过去招商引资的协议,如何使存量项目转化为PPP项目,其实我们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也推进了一批新的项目,这样建立了项目库22个,总投资大概200亿元,目前老河口市经济开发区也被湖北省确定为试点园区,这样我们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的大概是6个。

    我重点介绍一下我们智慧老河口PPP项目。原来给我们的一个题目就是智慧城市在PPP项目中的应用。智慧老河口项目是我们国家首个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名单,国家发改委PPP重点推介项目。因为老河口是重点推广领域,尤其上个月,国家发改委把云平台作为城市基本设施来定位,这样对智慧城市的项目推动有了智慧的基础,我们通过1+1+N的模式,建立一套数据、一个时空信息云平台,多套应用体系建设。首先整体谋划,PPP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报批,组建项目公司。一期项目,老河口出资,湖北省测绘局、湖北地信科技集团,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我们所有的这种智慧城市的项目建设很容易,但是运营很难,这样我们考虑二期的时候,要引进具有营运能力的社会资本,这样我们和湖北省测绘局以及湖北地信科技集团,湖北新城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整合,像一期的BOT,二期的TOT组成PPP模式。这个项目完全组建,总投资大概两亿。

    另外一个项目是河谷大桥,我们设计了两个地方,两个县级城。这个项目一波三折,走过很长一段路,就跟昨天相关专家谈到的,我们对它物有所值的评价,我们前后接近两年的时间,因为我们过去很少,财政部为了推进这个PPP项目尽快落地,对这个PPP的物有所值,以及财政评价,尤其是物有所值,采取定期评估,我们认为,准经营项目应该进行定量评价、定量分析,而不是简单的定性分析。公益性项目可以采取这种定性分析的办法,我们这个项目已经在上个星期,一个是实施方案,一个物有所值论证报告,一个财政收入的论证报告,已经经湖北省财政厅组织全国的专家进行了物有所值的相关评价,这个项目是EPC+BOT,合作期限是33.5年,政府付费加差额补贴。

    我们在这个做法中,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个工作,一个是优化设施方案,编制相应的PPP资料的汇编,我们每个星期,包括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文件进行汇总学习,编印资料汇编,制定PPP项目操作流程,建立专家库,建立发布平台。这是去年湖北省PPP推进会的现场会在我们市召开。

    我们的体会,这个我想多讲一点,为什么整市(县)推进,正如韩司长讲的,因为单个项目成功,不具备普遍复制的效益,因为最终是对地方政府财力的考验。财政部的指引中,就是说它不是刚刚第一章讲的,不是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10%作为边界,是对整个地方支出的10%作为它的边界。那么我们怎么理解?我们中西部城市县级市绝大多数的地方每年财政总收入规模大约在30亿—150亿之间,如果是10%,就是3—15亿,如果我们10倍的杠杆率,也就是说我们像类似老河口这样的城市,我们每年的规模,就是PPP项目的投资总规模,应该在10—150亿之间,当然对老河口来讲,我们大概去年的总支出大概60亿左右,我们基本上还在边界在于60亿。所以说必须进行整体谋划,然后进行财政匹配,融资安排,项目可行,分类实施、分期实施。这一点,为什么讲融资安排和财力匹配?因为我们改革开放30年,而我们预算法规定的中期财政规划也仅仅是三年,如何用我们现有的这种预算体制来匹配整个PPP项目的实施,实际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我们对一些项目,就是“靓女先嫁”,如果作为自己个人仕途安全的情况下,可能和央企和地方国企,我个人觉得,PPP这个目标,应该是像民营资本,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也坚持了一些项目,不是对国企的歧视,至少对民企应该是一个公平的国民待遇。我们选取了一些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前期工作基本较好,价格调整相对灵活的项目。比如说医院是和一个民营的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型的。智慧城市项目是和湖北智城集团按合作,污水处理是和中国建筑合作,城市供排水是和浙江金诚,城市景观绿化项目是和浙江森禾。

    第三,坚持金融机构全程介入的问题。因为县域经济很大的问题,除了财力以外,很多金融产品对县级市并没有开放,所以融资渠道狭窄,而且PPP项目前期的投入非常巨大,周期长、收益滞后,造成了我们很多情况下,采取变相的BT或者变相PPP方式,就是引进社会资本,采取高成本的融资资金,运作长周期的项目,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金融机构,尤其我们国家目前对于专项基金,政策性贷款,我觉得应该重点支持这样的PPP项目。

    这个就是我们理解的这种金融机构全程介入制,成立项目公司,资本金、股东的增信、融资方案,这个角度也希望比较好的社会资本能够通过股东增信的方式,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项目管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在建工程融资,然后项目运营、最后项目后评价。

    第四,刚刚我们青岛市也介绍了,青岛市就存在这个中介第三方论证不够发达,我们县级市就更存在这样的问题了,所以我们有了中介机构的参与,项目论证、项目设计、项目顾问,基本没有我们本地的,要么是武汉,要么是北京,还有上海的。当然,这个也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这是我们目前做的一些领域的合作。

    这个我想多说一下,就是坚持财务精算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过去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项目后期运营是审判员,每一位领导都想建政绩工程,我们建了很多的大剧院、博物馆,建了很多大的广场。但是没有一个领导会考虑在全生命周期为此还要付出多少,所以我们认为PPP不简单是一个项目管理,或者是一个融资的问题,金融的问题,更多是倒逼政府融资机制的改革,所以县这一级,应该大力推广我们昨天好像是西班牙的专家讲的,BDFOT,也就是很多对工程和项目进行优化,本身就可以降低成本。

    最后几点建议:大同小异,第一是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第二是履约保障机制,政府信用评级应该做,还有安排一部分的PPP项目最后履约保障专项资金,还有规范PPP项目的监管,这个过程不简单是从源头的监管问题,是整过程的监管恐怕都需要相应的配套,然后提高项目前期的工作效率,最后是加强金融、土地政策支持,我希望社会资本进入,能够得到国民待遇,这就是最大的胜利。不当之处,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平台注明来源:“中国PPP门户网”、“湖北中财资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中国PPP门户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平台转载于互联网的文章,本站将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请联系本平台,本平台将立即删除。同时,本网站所有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这家青浦公司太牛了!竟然参与了这么多单PPP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