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盈利模式单一,PPP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来自:PPP项目争端解决     发表于:2016-06-16 11:48:06     浏览:315次

文/《财经》·轨道城市研究员  向炎涛

“投融资模式单一、回报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有待完善、运营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这是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引入PPP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寿文提出。

 

纪寿文在4月11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专家研讨会上做了主题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PPP发展与改革方向》的报告,研讨会同时还发布了“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课题成果。

 

据了解,2011年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运营里程年均增长389公里。以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每公里的造价平均为5~7亿元推算,“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规模将超过2.2万亿元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巨大资金需求和有限财政资金投入,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引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将弥补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减少政府债务增量。

难题和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PPP发展与改革方向》研究报告中提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PPP起步较晚,加之国内城市的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国内城市轨道PPP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

 

首先地方部分政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的核心内容认识不足,较多注重用PPP套外壳做融资,较少统筹考虑用PPP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等

 

其次政府角色不清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身兼直接投资者、直接经营者和直接监管者等职能,而把责任过多地推给了私营机构,甚至出现腐败、低效、合同质量缩水等现象。

 

再者,项目在实际推行中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制约社会资本进入。由于受到既有政策和体制制约,轨道交通带动周边土地增值收益、物业开发收益、商业经营收益并没有统筹纳入轨道交通PPP的收益分享,导致社会资本在轨道交通PPP项目中的盈利空间有限。

 

最后,PPP的信用和契约意识亟待培养。在城市轨道交通PPP实施中,诸如政府换届、领导更换等原因带来的PPP项目变更,易造成各个经济主体之间不信任的局面。此外,还存在着项目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有限的问题,以及PPP项目使地方政府的显性负债向隐性过度,增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发展和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纪寿文建议,要深化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改革,转变观念,理清政府角色,并加强部门协调,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投融资渠道,支持开发性金融为轨道交通PPP项目提供投资、贷款、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

 

同时,鼓励轨道交通PPP合作模式创新,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车辆段上盖进行土地综合开发,推动“轨道交通+物业”、“轨道交通+社区”等模式的创新应用;实行“主体运营+经营性配套资源+特许经营权”的整体投资运营模式。

 

最后,健全和完善轨道交通PPP项目市场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价格对建设投资、经营管理水平的引导作用,按照“成本+合理回报”原则确定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并保障轨道交通项目投资人胡浩去合理收益,合理划分项目风险,建立政府、服务使用者共同参与的轨道交通PPP综合评价体系。 

北京地铁四号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成功的PPP项目,中铁二局参与施工并荣获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该线路由港铁运营。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业务首席执行官易珉在研讨会上认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合理的收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完备的PPP项目监管体系、体现各方制约和平衡的PPP项目公司架构设计、通过项目贷款进一步提高PPP项目公司股东回报等因素,是该项目成功的重要经验。做好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共”字很关键,即共享、共担、共存、共赢


素材来源:《财经》·轨道城市、轨道世界。 

顶图摄影:昆明地铁   作者:张鸿鹄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简析片区开发PPP模式内各方角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