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召开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推进会,确保年内开工2000公里,“PPP+管廊”成下半年建设领域关键词


来自:PPP项目争端解决     发表于:2016-07-06 21:18:06     浏览:412次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的工作任务,6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部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讲话。
部长陈政高在讲话中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把好事办好。
有以下目标与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来认识和抓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二是要科学规划,地下综合管廊一经建设就不可更改,不可移动,一定要科学论证、长远考虑。
三是坚决落实管线全部入廊的要求,绝不能一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一边在管廊外埋设管线

四是大力推广PPP模式,推进体制、管理、融资渠道创新。
五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六是确保完成今年开工建设2000公里以上目标任务,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典型综合地下管廊示意图
为什么推进综合地下管廊的建设
地下管廊:发达国家已建几百年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外国已经走过的路,事实证明是一条成功的路。
世界第一条管廊是1833年在巴黎建设的,到现在已经持续运行了近200年。到1861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在伦敦开始建设管廊。到1890年,欧洲的工业核心德国开始建设管廊。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地下管廊建设。
目前巴黎有共同沟约100km,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有共同沟约30km,西班牙有共同沟约90km,俄罗斯莫斯科有共同沟约130km。
日本是世界上地下管线共同沟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作为灾后城市重建的主要内容,政府出资进行了九段坂、滨町、八重洲三处的共同沟建设。196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有关修建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即《共同沟法》),地下市政共同沟就作为道路的合法附属物在日本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目前日本共同沟的管线种类已突破6种,其建设目标预期在21世纪初在全国80个城市主干公路下,建成约1100km的地下共同沟。
优点:省地、省事、省投资
与传统的管线埋设方式相比,具有不少优点:

1、确保道路功能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确保道路交通通畅。
2、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各类市政管线集约布置在综合管廊内,实现了管线的“立体式布置”,替代了传统的“平面错开式布置”,管线布置紧凑合理,减少了地下管线对道路以下及两侧的占用面积,节约了城市用地。
3、确保城市“生命线”的稳定安全、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综合管廊对于城市的作用就犹如“动脉”对人体的作用,是城市的“生命线”。
4、简化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大大减少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

5、改善了城市环境。综合管廊的设置,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蜘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消除了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减少了路面、人行道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有力的改善了城市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智慧城市项目或成民营资本参与PPP的重要立足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