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让“晒太阳”的产城融合项目活起来


来自:中国经济导报     发表于:2018-08-29 19:15:34     浏览:253次

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产城融合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产城融合是在经济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模式。产城融合是指城市与产业的结合,以城市为基础来承载产业空间与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进而驱动城市更新,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价值,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的互为依托、相互融合、高效发展模式。


目前,产城融合模式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良好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现实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研究与总结提升。例如,有个别的产城融合项目,就是在那里圈了一块地,也许是把大的框架和基础设施建好了,但是里面空空的没啥具体内容,有业内专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是在晒太阳”。


中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秘书长朱学东表示,投资模式最好、最简便的还是PPP。PPP模式能够帮助政府减轻发展阻力,但是也要注意风险问题,因为现在防患金融风险是经济工作之首,应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对于投资环境具有很大影响力。
      

谈到PPP项目的融资责任,吴亚平坦言:“不管政府是否占有股份,政府都不能担保,一担保就乱了,到底是不是政府的债,这就比较麻烦。即使政府占有股份,也不应该去做担保,在这方面金融机构不得要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出函担保。至于个别地市,人大出决议,这是违法的。人大批预算,人大常委会调整预算,对单个项目出决议,这都是有问题的。”
    

      

建立部门联审机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联合评审机制首先要解决的是合规性问题,比如说税收政策能不能给,土地能不能出租,价格是否可以走市场定价,税收能否得到减免,等等。如果本地PPP是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则由发展改革部门与专业部门联审;如果由财政部门牵头,则由财政部门与专业部门联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各个相关部门就PPP实施方案提出意见,可以明确政府相关资源、资产以及包括土地、税收、价格在内的政策等,鼓励引入第三方评估。
      

在吴亚平看来,一个成功的PPP项目的标准是:政府出资不多,债务负担不重,10%空间是有的,有这样的支付能力。站在社会资本角度看,社会资本想要的投资回报获得相对稳定和可预期,做PPP不一定追求非常高的回报,最重要的是回报可以拿到。站在消费者与使用者的角度,付费与价格可接受,项目自身持续、安全运营,产出有保障,这也是PPP项目的目标。“当然,这些都需要靠项目信息公开透明、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效。做好这些,个人觉得就该为这样的项目点赞了,这样的PPP项目应该算是一个多赢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业务】PPP项目担保模式全梳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