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立法加速推进夯实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来自:政信智库     发表于:2018-09-04 16:56:32     浏览:295次
“当前PPP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法律问题,因为没有立法约束,项目参与主体对政策理解不当,民间资本出现投资顾虑,导致项目进展不顺利。”近日,在国投信达集团与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三期“中财PPP大讲堂”上,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PPP智库专家薛起堂作如上表述。他认为,今年年底前出台PPP合作条例,给参与各方稳定的、正面的预期,夯实PPP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

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PPP模式陆续迎来的严厉的监管政策,正是发展的必然,是为了肃清市场的不规范,为了诚信体系的建设、也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79号),在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的举措中,明确了由司法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2018年底前制定出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条例。这是继去年7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后,PPP条例的最新进展。

PPP条例出台将坚定行业信心

国办79号文要求,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其中,主要措施有: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对拒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要依法依规追责,2018年底前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投资额数十万亿元的PPP市场,PPP条例的制定出台将有哪些作用?

PPP条例修订的加快,将促进融资环境的改善。会促进PPP引导基金投放、融资保障等政策加快落地;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要求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中国政信研究院专家认为,相比较政策的灵活性,法律更具有稳定性,对社会主体的约束力度更强,因为法律本身具有纠错机制和惩罚机制,更能有效约束参与主体遵守契约。在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中,以法律为准绳,避免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给与社会资本方平等的谈判地位,从而最大限度维护社会资本方所代表的民间资本权益。

“PPP条例的出台有助于激活中国庞大的民间资本,实现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信研究院专家分析,要拓宽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的渠道,一定要加快推进PPP项目的发展,完善PPP项目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对PPP项目各方参与主体,必须要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契约,促进各方之间有效合作,促进PPP模式在我国市场中的推广和应用。

政信智库 ∣ 致力于PPP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资管新规对PPP项目的法律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