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来自:湖南造价     发表于:2017-07-19 07:39:26     浏览:350次

   

目前,PPP项目虽然如火如荼,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人不寒而栗。一些PPP项目实施方案,不仅胡编乱造、文不对题,而且张冠李戴、漏洞百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存在价值。这对后期PPP项目的规范提出了严峻考验。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网络信息照抄照搬


网络信息的便捷性,让知识不需要依赖书本和大脑而能便捷的获取,但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又增加了对网络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辨别的难度。对通过网络获取的知识,一定要认真辨别并核实准确。

如某实施方案10.4.1成本构成:“总成本=养护维修工程经费(含人、材、机)+摊销费+利息支出;经营成本=总成本-摊销费-利息支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规定:“总成本费用系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等于经营成本与折旧、摊销费和财务费用之和”,“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其中“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生产要素估算法:总成本费用=外购材料费、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用+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47)。不仅估算方法没有明确、构成内容也不完整,而且“养护维修工程经费”所含范围及内容也不清楚,等于是一个不解的“哑谜”,他人无法知道“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达的内容。


(二)网络表格乱套乱用


网络表格下载可以减少一些表格绘制工作量,但任何表格的设计都有专门指向和特定用途。这是在下载表格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否则,就会闹笑话。

如某实施方案表10-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横行项目为建设期、运营期,竖列项目为道路养护维修成本、绿化维护路灯维护及耗电、排水与管线运维费用、合作开发运营费用、利息支出、摊销费等栏目。

既没有明确是采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还是生产要素法,其项目组成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规定的内容区分很大,对计算期的界定也超出了相关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规定: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横行项目为:计算期;竖列项目为: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折旧费、修理费、其它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消、其他资产摊消、其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短期借款利息)、总成本费用(其中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横行项目为计算期,竖列项目为: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总成本费用(其中可变成本、固定成本)。计算期,只指运营期,不包括建设期(48)。


(三)情况说明文不对题


人有头,树有冠,写文章有主题,不能把张三的头放到李四的头上,不能把樟树的冠放到银杏的树干上。否则,文不对题。如某实施方案1.2.5主要产出说明:“道路配套工程含多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将某某南路(某某街-某某街)作为典型设计……其余道路路幅宽及道路等级见表1-2”,“表1-2道路配套工程主要产出”。

    对建设单位而言,道路工程不是产出品,而是通过工程购买服务获得的商品;对施工企业而言,道路工程才是产出品,而是通过提供工程服务实现的产出。实施方案是政府方对工作安排的计划,不是施工生产企业的生产安排计划。“道路配套工程含多条道路”,指向不明,到底是主体工程还是配套工程?从表述的内容看,应指主体工程,不含配套工程。“其余道路路幅宽及道路等级见表1-2“与“表1-2道路配套工程主要产出”,名称也不一致,且“路幅宽及道路等级”,是道路工程概况的两项指标,与前述“横断面设计”指向不一致。所有内容与产出说明不沾边,文不对题。


(四)原理及公式运用错误百出   


原理及公式都有适用的条件和必需考虑的要素。条件变动、要素增减,都应做出相关说明。否则,审阅或阅读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云。

如某实施方案10.6.1损益及利润分配:利润总额=运营收入+补贴收入-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息税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摊销。

既不符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计算规定,也没有对不计算的折旧等费用进行必要说明或者估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规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补贴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49)。

再如某实施方案10.6.2投资利润率:社会资本方资本金净利润率=社会资本方年均实分利润/社会资本方投入资本金×100%=2.77% ;项目摊销前投资利润率=年均摊销前利润/总投资×100%=7.3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规定:财务分析,分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融资前分析以动态分析为主,主要用于投资决策与融资方案研究;融资后分析包括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主要用于融资方案比选。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项目正常年份的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项目资本金×100%,主要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50)。项目正常年份的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与“年均实分利润”不是一个概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方法》规定:总投资收益率=项目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100%;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是“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辅助参考指标(51)。项目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年均摊销前利润”不是一码事。

还如某实施方案表10-10 政府补贴估算表:政府净补贴从建设期第4年开始1416.05万元、8520.65万元。

    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前提是使用者付费不足。“操作指南”第十一条规定:项目回报机制主要说明社会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资金来源,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等支付方式(52)。可行性缺口补助,是指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而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经济补助。对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的项目,在项目运营补贴期间,政府如承担部分直接付费责任。政府每年直接付费数额包括: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年均建设成本(折算成各年度现值)、年度运营成本和合理利润,再减去每年使用者付费的数额。建设期没有使用者,能有可行性缺口补助吗?


(五)大话套话生搬硬套


领导作指示、作总结,可以三言两语,提纲挈领,可实施方案不是讲话稿,而是具体安排工作,不能使用指示性语言、总结性语言。

如某实施方案3.1风险评估方式:“风险评估工作主要依据行业经验、案例研究、问卷调查、计算模型等方法去进行。PPP项目涉及部门较多、合作期限长,各阶段风险种类繁多,项目在立项、可行性研究、融资、设计、施工、交付使用、运营维护、移交等各个阶段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工程管理建设环境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将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项目建设、运营、维护、期满移交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配”。列入实施方案中的内容应该是风险评估方式确定的时间、要求及责任人,而不是评估方式的具体内容。内容太少,份量不够,不知道如何安排计划,大量抄袭一些无关紧要的空话、大话,与实施方案的要求南辕北辙。


(六) 弄虚作假胡编乱造


如某地铁工程项目:需要穿越长江,除车辆段及出入场线路为地面线路外,其余为地下隧道工程。线路长17公里,设站12座。地下工程,地质复杂多变,线路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实际施工时间不到6个月。地铁埋深一般在20米左右,要穿越不良地质或软弱围岩或断裂带等,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路面断裂、坍塌等难以避免;要穿越河底,地层含水量大,防水排堵困难;要下穿建筑物,地下开挖稳定性控制难度大。轨道交通车站分为高架车站和地下车站。车站建筑形式、结构类型、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等都不明确,规划用地许可、用地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等都未通过。这样一个工程项目,买的买了,卖的卖了。真正的工程产品生产者,即使有三头六臂、七十二般变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干不完这个活,更何况地下、地上条件还一无所知,各种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审批(查)、备案还原封未动!象这类项目,要么是已经实施的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再回过头来改造成PPP项目;要么是根本不可能实施的项目,只想通过包装成PPP项目完成某一任务或满足某一要求。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一带一路"PPP项目案例】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PPP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