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从轨道交通PPP到智慧TOD


来自:国投信达投资基金     发表于:2016-06-07 08:18:06     浏览:600次

轨道交通PPP项目建设的发展如火如荼。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介项目,数量共计1488个,总投资额2.26万亿元。其中,轨道交通类PPP项目数量为62个,包含地铁20个、有轨电车4个、铁路38个,投资总额达5684.525亿元。同时,发改委还对5月发布的第一批PPP项目进行了更新,保留了继续推介的PPP项目637个,总投资1.24万亿元。其中,轨道交通类PPP项目数量为39个,总投资5031.094亿元。

根据全球的地铁运营数据来看,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地铁运营都是亏损的。轨道交通PPP合资公司往往在成立之前就设计申请大量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比例往往占到地铁全部运营收益的40%-70%, 对政府来说,这笔买卖资金成本太高。为提高地铁运营公司的收益,分担政府风险,寻求其他盈利模式与PPP模式相互配合,实现1+1>2的效果,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TOD概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在地铁建设圈被炒得十分火热。政府用轨道沿线土地来代替财政,补贴给地铁建设运营公司,同时希望轨道与沿线土地的相互促进式开发,来带动整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国的新建地铁,即使未涉及沿线地块的开发运营,也会在建设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采用TOD的城市发展思路,并出台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规划,严格控制用地性质,促进轨道交通这一巨额投资工程能物尽其用,充分带动城市的发展。

然而,由于土地属稀缺珍贵资源,地铁沿线的土地更是如此。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舍得将土地交给轨道公司开发、运营、销售,这时,智慧TOD就应运而生了。在沿线规划的控制用地范围内,轨道公司通过布设智慧社区、智慧商圈、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智慧城市模块,将轨道和沿线用地形成一个虚拟的运营整体,通过信息化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其显性好处是:


1. 智慧城市的数据和精准引导为地铁带来稳定客流并能实现客流的智能调节。


2. 轨道交通的数据和精准推送可实现对沿线商圈、景点的人流输送和智能调节。

 

隐性好处是:


1. 轨道公司可以在不投入土地开发的状态下,实现对沿线控制用地范围内的虚拟化管理。


2. 由于地铁的干线交通地位,拥有了地铁沿线的城市数据,就相当于拥有了大部分的城市数据;如果以此为基础扩展为城市数据中心,那么地铁公司的实际地位也将从地铁运营者而上升为整个城市的运营者。


3. 智慧城市也属民生事业,其运营同样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盈利点。

综上可见,PPP模式和TOD模式看似是两个领域的概念,一个是投融资组织模式,一个是城市规划模式,但放到智慧城市项目的思路中,轨道交通PPP与智慧城市TOD却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阶段。对于智慧城市方案供应商来说,也是很好的切入契机。

 

具体的切入流程为:


——投资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并成为项目公司股东参与轨道交通运营;


——为提升运营效率提出智慧TOD运营计划;


——以股东身份要求在轨道交通沿线控制地块部署智慧TOD信息系统;


——以PPP项目公司名义向政府申请增加智慧城市运营补贴;


——销售TOD相关智慧城市模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半岛财经“2016青岛·中国PPP论坛”开幕聚焦PPP与新型城镇化探讨破解PPP体制难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