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用好PPP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项目


来自: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IFMTE     发表于:2016-06-19 19:38:06     浏览:496次

关键词: 全域旅游示范区  PPP模式 政府职能转变 社会资本


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发表公告,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公告称,经过地方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旅游局还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了时间限制:原则上为2-3年时间。



全域旅游发展验收标准:YOU CAN YOU UP 谁行谁上 不行就下




对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标准,公告也有明确:对旅游业率先实现当地经济贡献率15%和新增就业贡献率20%,率先实施“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率先达标,旅游数据中心率先建成的创建单位,国家旅游局将优先组织验收。通过验收的,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最后,国家旅游局表示,将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能保持创建成果者,将令其及时出局。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为全域旅游发展做出如下指示   



李金早局长指出,实施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改革创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


根据各地方旅游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归纳了现阶段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六大重点:
??
一是做好全域旅游的系统科学规划。从战略高度和综合角度,编制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制定地方标准。编制的不仅是有针对性做好顶层设计,更是推进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明确分工,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
??
二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作为创建区域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需要主要领导推动方能取得成效。可依托各地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领导机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三是着力深化全域旅游的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确保全域旅游规划能真正落地实施,全面优化全域旅游环境。重点围绕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从改革创新旅游体制,从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扩大旅游开放、旅游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等方面推进综合改革。


四是统筹建设全域旅游的产品体系。整合资源、全面统筹考虑全域的旅游产业布局。培育核心吸引物,注重景区景点建设,发挥重点突破和极核带动,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同时,以点带面、开放联动,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大众与中高端并存、地域文化与国际品牌兼容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体系,创造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新旅游生活方式。
??
五是推进建设全域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件的建设,也要重视社会环境、软服务等品质提升。交通全域化、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域覆盖,智慧旅游设施和服务全域覆盖等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要结合供给侧改革,整合各种渠道资金,加强对全域旅游的交通、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
??
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等咨询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创新完善快行漫游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
??
六是贯彻推进全域旅游的相关培训宣传。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必须要改变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各市县委书记、分管县市副书记副市(县)长、旅游局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重点旅游乡镇长、村主任、重点旅游区负责人、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全域旅游专题轮训。


如何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




全域旅游的发展正是一次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投融资结合的创新大变革,PPP模式的介入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全域旅游的根本性创新与质变化发展。



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起源于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机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管理学家PeterF.Drucker曾经指出:“政府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政府的确不能做、也不擅长社会或社区工作。”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汲取与分配应该以高效率的方式进行。政府负责政策制定与规划,而将政策执行落实于民间社区或私营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长久以来的财政负担,又可将社区及民众力量引入公共服务的进程当中,以强化公民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同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因此,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PPP的研究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


PPP对于政府职能转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惟先 创新惟实




在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不是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都是可以商业化的,应该说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政府不能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基础设施项目等于政府全部退出投资领域。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将不得不继续向基础设施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政府来说,在PPP项目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政府采用PPP方式的收益。


(1)消除费用的超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成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


(2)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3)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4)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6)风险分配合理。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7)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尤其适合全域旅游发展用旅游产业为抓手的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政府在推动“全域旅游”PPP合作模式上应该做哪些工作?




首先,要落实资金保障。建议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拓展旅游市场成效明显、示范带动效应大的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和贷款贴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以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展资本运作、上市融资,支持中小旅游企业以区域或行业为纽带实现“抱团”融资。


其次,要落实土地保障。区分不同项目的用地性质和途径,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旅游项目用地“个性化”解决方案,在符合有关规划前提下,优先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用海指标,加大对旅游扶贫、省和市县重点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用地、用海(岸线)的保障力度。要用好用足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用地空间、土地收益与镇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产业小镇增添强劲动力。要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将承包地向旅游公司、旅游合作社、旅游农场流转,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双赢”。


第三,做好PPP项目库。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开发,对投资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重点项目,要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土地指标。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云南省的腾冲县,当地政府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吸引了昆明官房集团、云南机场集团、昆明柏联集团、世纪金源集团等一批大企业落户,带来上百亿元建设资金,使腾冲特色旅游项目得到开发建设,使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质的提升,在带动当地人增收脱贫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瞻政策】多部委启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金额或超万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