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为什么PPP在英国能成功?


来自:后E学堂     发表于:2017-09-18 18:03:59     浏览:374次
点击标题下免费关注,每天阅读深度好文,内容会覆盖最前沿的资讯,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分享,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导读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PPP的国家,通过完善法律保障、健全管理体系、创新融资支持、明晰项目管理等,使得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共部门协调配合,最终实现“双赢”。江苏PPP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积极学习和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具有江苏特色的PPP模式。

英国推行PPP的初衷:

公共服务节本增效



上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遇到三大挑战:


一是老基础设施运行和维护、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足。


二是传统采购模式的时间和成本严重超支。


三是公共服务效率低下。


在此形势下,PPP应运而生。



英国推行PPP的历程:

在调整中不断完善


按英国财政部《基础设施采购:创造长期价值》的定义,PPP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协同工作、共担风险,以实施政策、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合作。根据私营部门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BOO(建设、经营和拥有)、DBFOT(设计、建设、财务、经营和转让)、DBFT(设计、建设、财务和转让)、BOT(建设、经营和转让)、OT(经营和转让)等模式。


1972 年,港英政府通过BOT方式建设红磡隧道,成为英国最早的PPP实践。此后英财政部对PPP模式进行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大力推进私人融资计划(PFI),这是英国最典型的PPP方式。在此方式下,政府与私营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私营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设计、建筑、融资、操作和维护等“一站式”服务,政府按年度支付整体费用,以保证服务质量。英国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和各中央部委在开发公共项目时,必须首先考虑利用私人和社会资本的可能性,并将学校、医院、城市交通、垃圾处理、政府信息系统、司法和监狱等陆续纳入PFI范围。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PFI项目按时和按预算完成率从30%左右提高到80%以上,质量明显提高,使用者更加满意,并得到90%以上的公共服务经理认同。




在推进PFI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是评估机制存在局限。PPP项目周期通常达20-30年,这期间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资产价格、利率水平等都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当时比较合理的评估结果长期看可能是不恰当的。


二是重视财务评估而忽视社会成本。例如,在一些PPP医疗项目中,为减少开支而缩减员工和床位,导致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支出增加,医院床位紧张;有的PPP学校项目远离市中心,学生上学极不方便,等等。


三是私营部门往往凭借政府信用过度融资。这减少了自身承担的风险,但会加大项目债务负担,一旦项目面临破产威胁,最后还需要政府买单。


针对这些问题,英国对PFI进行优化,财政部于2012年推出第二代私人融资计划(PF2),政府以少量参股方式,主动参与PPP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并将项目的融资限额从之前的90%降到80%,以抑制过度投机行为,推动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公私合作关系。修改项目评估机制,提高项目透明度,扩大利益相关方如公众、服务对象的参与,以更好照顾各方关切。同时,政府和私营合作伙伴定期对合同和效率进行评审,以持续改进服务。


英国PPP的成功之道:

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英国PPP能够获得成功,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设施和项目管理局提出了推进PPP的“八项计划”,即整体治理框架、PPP机构、公共部门能力专长、出资和融资、管理和监督、法律政策和合同、投资和宣传、行政管理。正是由于英国注重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撑,在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上下了很大功夫,对PPP项目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化。英国没有专门的PPP立法,但有《公共合同法》《公用事业单位合同法》《政府采购法》等通用法律来规范PPP行为。有关部门还专门出台《绿皮书:政策评审、项目规划与评估论证手册》《资金的价值评价方法》《大项目评估办法》《PFI/ PPP采购和合同管理指引》《关于公私协作的新指引:公共部门参股PF2项目的条款磋商》《PFI/ PPP金融指引》等细项规范性文件。1997年工党执政后,推动在医疗等领域制定和修改法律,使其适用于PFI模式,并修订地方法规,鼓励地方政府参与。


——标准化。为在类似项目上保持定价及条款的一致性,减少谈判时间和成本,英国财政部于1999年7月颁布了《标准化PFI合同》第一版,明确了公共部门及私营部门风险分担的标准模式、原则、主要合同条款,保证公共部门购买到合格服务,最终达到资金价值最大化。2002年、2004年、2007 年又分别颁布了第二、第三和第四版。2012年12月,颁布《标准化PF2合同》,进一步完善内容,推出标准服务产品模板、格式化的付款机制以及PPP股东协议等。


——程序化。在长期实践中,英国逐步形成了一套PPP项目的管理流程。大体分7个环节:(1)项目发起。通常由地方政府或中央部门在对公众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项目准备。包括相关咨询、指导、审批文件编制等,由基础设施和项目管理局、地方合作伙伴关系协会完成。(3)项目初选。由基础设施和项目管理局负责,目的是把公共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领域。(4)项目初审。基础设施和项目管理局组织发起单位、有关部门、专家等论证评审,以决定是否批准该项目,对获批项目指定专员跟进监督。(5)公共采购指导和监督。由商务部负责,确保项目招标、公共采购符合欧盟和英国相关法律法规。(6)最终审批。项目完成招投标并签署合同后,需报财政部最后审核批准。(7)审计和监管。由国家审计办公室对PPP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审计报告报送下议院,下议院据以对有关部门问责、质询或监督整改。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会对评估办法、管理流程、合同标准等进一步修改完善,以更好指导PPP实践。


经验及启示



第一,清晰的目标——公共服务节本增效。英国推进PPP的初衷,是用更少的财政资金,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这在客观上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但扩大投资从来不是PPP的根本目的。英国在这方面也有过教训,如布莱尔政府为大力推行PPP模式,未经充分论证就以PPP方式对伦敦地铁进行改造、升级和维护,结果项目实施不到八年就遭遇破产。


第二,必要的前提——政治承诺、竞争市场、独立司法。英国历届政府都对PPP十分支持、大力推动,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在PPP模式下,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通过竞争实现的,因此竞争性市场十分关键,特别在项目招标、采购等环节应有充分竞争。PPP合同双方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发生纠纷时应严格按照法律和合同独立司法,否则会削弱投资者信心,导致私人投资裹足不前。



第三,专门的机构——推进PPP的动力。早期在财政部专门设立PPP处、地方伙伴关系协会,负责PPP政策制定、决策、地方政府PPP项目指导和推广等,并与私人部门合资成立英国伙伴关系公司,提供智力支持。之后,撤销PPP处,设立基础设施局,统一负责PPP政策推行,同时赋予内阁办公室大项目局对大型、复杂PPP项目的审批权。2016年初,基础设施局和内阁办公室大项目局合并为基础设施和项目管理局。正是相关机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作有力,为PPP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合适的领域——并非所有公共服务都适合PPP。英国的经验表明,能源、水务、通信等使用者付费的服务可基本由私营部门提供;国防、超大型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领域,PPP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交通、防洪、垃圾处理、办公服务等较适合PPP;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设施的建设、维护和运营可以通过PPP方式提供,但核心服务仍需由政府承担。据统计,英国PFI项目按价值衡量,25%集中在医疗领域,教育、交通、垃圾处理、办公服务分别占19%、12%、9%、7%,国防、住房、街道照明各占3%,IT基础设施和通讯、法院、监狱服务各占1%。


第五,创新的融资——多方面筹集资金。一是成立养老金投资平台,由主要的养老基金作为创始投资者,参与PPP项目。二是成立政府股权投资基金,对有关项目投资入股。三是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由政府提供还款担保。四是鼓励欧洲投资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财政部设立基础设施融资中心,为资金困难的项目提供临时、可退出的援助贷款,作为市场融资的补充。融资渠道多样不仅增加了资金来源,还降低了融资成本。


第六,人才支撑——尤其是合同管理人才。PPP项目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对发起项目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是重大挑战。实践中,英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常需要专业机构支持,还会聘请、培训自己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擅长合同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人才。单纯依靠行政人员管理PPP项目,往往导致项目失败,必须慎重。



第八,循序渐进——充分论证逐步拓展。英国经过前后30多年才建立起比较成熟的PPP体系。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可能要求项目抓紧上马,论证不充分,从而加大项目失败的概率。比较好的做法是,从风险低、容易吸引私人资本的项目入手,经验成熟后再扩大规模、拓展领域。


(本文作者:国务院研究室赴英国“创新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培训考察组,执笔:史德信)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觉得不错可以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好友们看看

北京大学雄厚的PPP专家资源,专家团队由财政部、发改委、交通部、住建部、等领导;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香港)投资公司、摩根盛通等投资机构高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等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构成。

10月课程要点

最新第50号文解读、PPP示范项目评审、项目采购、资产证券化、投融资策略、合同风险管理、项目实战分享

上课时间

课程主题

授课教师

第一天

10月20日

上午09:00-12:00

PPP改革与财政部第50号文解读

财政部PPP主管领导

国内权威PPP专家

下午14:00-17:00

PPP项目采购要点解析

吕老师

国资委采购与PPP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17:00-18:30

学员PPP项目路演 专家现场解析

想参加的同学需提前提交项目资料

第二天

10月21日

上午09:00-12:00

贺老师

上海证券交易所高级经理,资产证券化业务负责人

下午14:00-17:00

PPP 项目模式解析、风险分析与防范

黄老师

国内知名PPP项目律师,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18:00-20:00

主题晚宴(全体同学)

第三天

10月22日

上午09:00-12:00

 

园区PPP的全生命周期分析和案例解读

杨老师

原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下午13:00-16:00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财政部PPP中心公告首批406家机构纳入咨询机构库(附名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