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新政,力挺民资参与PPP


来自:中国投资咨询     发表于:2017-09-29 19:16:13     浏览:249次

近几年来,非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稳定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非公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民间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

而在超过16万亿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潜在市场中,民营企业中标PPP项目的数量和投资规模占比呈现增速放缓。PPP作为民间投资拉动的重要方式,民间投资增速下滑问题早已引起官方重视并寻策解决。因此,国务院及各部委为了解决民间投资增速回落难题出台了不少新举措。

为什么推出新政?

当前PPP项目的合作模式和采购方式强调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整合和投资能力考察先行,相比于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整体资信能力偏弱的民营企业竞争劣势明显。

 

融资方面,相比于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尤其是非上市民企在没有外部增信条件下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融资成本较高,盈利空间相对较小,影响其参与周期长达二三十年PPP项目的积极性。而获得上级国资委或国有控股平台增资的地方国企则进一步拉开了与民企的实力差距。另外,PPP项目风险的不合理转嫁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社会资本的参与信心。

 

专家分析,民营资本参与率不高是因为一些地方不愿意和民营资本打交道,认为不可控、风险高,加上项目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和民营资本合作会面临较大的审计、舆论压力,如果民营资本收益高了,容易受到国有资产流失、政府监管不力、利益输送等质疑。当然,民营资本的权益保障不足和民营资本自身能力有待培育也是参与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政重点有哪些?


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从督查整改落实、简政放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等方面给出解决方案。

 

本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

 

鼓励民企进入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

《意见》提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装备、“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时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

发挥财政性资金带动作用,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对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项目的投入。支持双创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为民营企业投资新兴产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新技术市场交易,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提高科技型企业投资回报水平。

此外,还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多元化农业投资,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民间资本与农户建立股份合作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对带动农户较多的市场主体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意见》还提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民间投资动力。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担心PPP项目的盈利前景,之前对相关的项目投资比较谨慎,现在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这种后顾之忧。比如,《意见》中特别提到,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价格和收费标准,完善PPP项目价格和收费适时调整机制,通过适当延长合作期限、积极创新运营模式、充分挖掘项目商业价值等,建立PPP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意见》还强调,努力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鼓励民间资本采取混合所有制、设立基金、组建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规模较大的PPP项目。

着力解决融资难题

针对融资难问题,《意见》则提出,发展和丰富循环贷款等金融产品,加快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对企业抽贷、压贷、断贷等融资难题。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鼓励各地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过桥转贷资金池等,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

针对民间资本融资难题,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民间资本融资的信息难题、信用难题和抵押物难题,打出渠道获得和费用率降低“组合拳”,降低民企融资成本,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振相关投资的回升。

业界有何反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PPP项目的金融建设可以落到实处,则可以盘活存量资本,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社会资本的运营能力,对于提高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PPP模式参与了一些园区建设项目,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新政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于资本的需求以引导资金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上市的规范作用,吸引更多国内外相关的优质企业入驻园区,从而有效推动PPP项目区项目的投资优化,促进以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形成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9月11日,浙江省政府与复星牵头的民营资本联合体在杭州正式签署杭绍台铁路PPP项目投资合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吃螃蟹第一人”——他用PPP的方式,拿下杭绍台铁路51%的控股权。郭广昌表示,通过PPP项目引入民间投资,不仅能让铁路的组织方式、开发模式更多元,更可以探索用商业化的手段来做公用事业,借用民营企业的整合能力让资源配置更科学、更高效,让客户、老百姓受益。

本文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中国经济网等编辑整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为“一带一路”投资分散风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