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的五个路径


来自:北大纵横     发表于:2018-12-30 17:50:41     浏览:332次




3291字 | 6分钟阅读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PPP 项目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 PPP 模式下的具体项目。PPP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金额大、合作周期长、法律和政策制度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风险防控压力较大等特点。

2018年4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财金〔2018〕54号),在该通知中财政部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个示范项目分类进行了处置:

第一类,将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包头市立体交通综合枢纽及综合旅游公路等30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并清退出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

第二类,将尚未完成社会资本方采购或项目实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北京市丰台区河西第三水厂等54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保留在项目库,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Whole Life Cycle),是指项目从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维护至终止移交的完整周期。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维护政府经济活动安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途径;对确保PPP项目健康、科学、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依法持续实施,坚持“政策熟知在前、风险防范在前、审核把关在前”的理念,做好项目前期风险防范提示预警;坚持“关键节点防控、关键条款防控、关键程序防控”的要求,做好项目中期管理监控;坚持“协议履行规范、争议处理规范、程序操作规范”的目标,监督项目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实施。

第一,严格遴选、合理评价、科学论证PPP项目,制定合法合规的项目实施方案。

在项目识别阶段,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严格对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进行评估筛选,确保入选项目适宜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确保每年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等财政支出不得超出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

在项目准备阶段,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应确保完整合法合规;PPP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建设运营内容确保清晰,具有可操作性;PPP项目实施方案中设置的绩效考核条款确保科学合理,考核程序明确。

第二,慎选适格社会资本方,依法签订规范、有效、全面的PPP项目合同。

在项目采购阶段,加强对项目采购文件的审查,设定明确的社会资本方选择要求,科学设置评标标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等竞争性方式择优选取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运营经验丰富、商业运作水平高、创新创造能力强的民营企业。

严格审查签约主体,加强合同内容审查,落实项目风险分配方案,明确各方责权利和争议解决方式,合理确定价格调整机制,科学设定运营服务绩效标准。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客观合理、全面详尽地订立PPP项目合同。PPP项目合同既要规范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确保项目持续稳定运行,也要保证当政府方不依法履约时,民营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合理补偿乃至合法退出。

第三,加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与融资管理,构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体系,建立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


  • 加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成本管理。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对PPP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控制。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项目成本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项目投资从可研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合同价到竣工决算整个过程均是个动态过程,项目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运营成本随着社会资本运营效率、政府监审和绩效考核结果也会发生变动,因此成本管理贯穿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其中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

  • 加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融资管理。

PPP项目投资大,一般情况下均是通过融资来解决项目资金问题。PPP项目融资涉及到建设期资金来源、利率、结构、到位和使用时间等问题,运营期流动资金安排、建设资金还本付息计划、社会资本方股权回报确定和资金安排等问题, 因此,PPP项目融资问题关系到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PPP项目融资需要合作双方共同来管理。PPP项目融资管理涉及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融资结构设计、融资谈判和融资执行相关环节,需要合作双方共同根据项目总投资、建设进度、运营期流动资金需要和还本付息计划等综合加以管理和控制。

  • 强化风险管理,构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体系。

PPP风险涉及面复杂,为防范化解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类现实和潜在风险,应根据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情况梳理项目风险点,构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体系。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监控和反映项目风险情况,对政府、社会资本等各方进行重要风险提示,以及时规避项目风险。

  • 加强绩效考核和付费的监管,建立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是政府付费的依据,绩效考核的优劣关系到政府对PPP付费支出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应加强绩效考核和付费的监管,建立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跟踪、事后进行绩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将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与绩效评价挂钩,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价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加强项目绩效考核,保证考核的独立性,并落实按效付费机制,强化激励约束效果,保证政府付费支出与绩效考核情况相匹配,确保公共服务安全、稳定、高效供给,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第四,强化项目运行监管,建立多层次监督管理体系。


  • 加强项目运行监督。

及时更新PPP项目开发目录、项目采购、项目公司设立、融资到位、建设进度、绩效产出、预算执行等信息,实时监督项目运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和项目公司财务状况,强化风险预警与早期防控。

  • 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PPP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完整、充分披露项目关键信息,及时上传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采购文件、项目进展报告等重要附件及相关批复文件,依法充分披露项目实施相关信息,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

  • 及时开展项目综合评价和后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工程质量、运营标准的全程监督,确保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延续性。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项目实施结束后,对项目的成本效益、公众满意度、可持续性等进行后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作为价费标准、财政补贴以及合作期限等调整的参考依据。

第五,借力咨询机构,提升PPP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全方位提升PPP项目质量和价值。

PPP项目因具有投资金额大、合作周期长、法律和政策制度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风险防控压力较大等特点,对PPP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PPP项目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工程、技术知识,而且需要具有金融、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还需要对公司运营、管理、行业研究、项目投融资等情况有深刻的理解。政府部门主要承担国家经济、社会宏观管理职责,对于基础设施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具体事务,天然不具备优势。

而咨询服务人员拥有金融、财务、法律、管理、行业研究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具备对社会资本选择、项目投融资、项目绩效考核、社会资本退出、资产证券化等诸多难题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和经验。咨询管理机构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为项目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咨询服务,确保项目质量能够经受时间检验,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PPP项目周期普遍较长,如果咨询机构能够全生命周期介入管理,无论从关键节点的专业服务,还是从长期项目管理来说,均能更好的提升PPP项目风险管控能力,也更利于PPP项目提质增效。咨询机构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智库,其作用伴随着PPP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下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契约关系及其治理———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PPP为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