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PPP模式”的荆门探索与创新(下)


来自:荆门发布     发表于:2017-09-12 13:18:42     浏览:351次

“先行试点、全面推开”,是我市推广应用PPP模式的原则和步骤。无论是制度的制定、出台与完善,还是项目的策划、落地和建设,我市在推进PPP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为PPP项目的全面开花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示范样本,推动了全市PPP工作不断创新与突破。

 2015年,我市全面启动PPP模式的推广应用。工作伊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没有外地先进经验可循,没有固定模式可依,一切都“从零开始”。


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PPP工作的成效。推广应用PPP模式,需要专业人做专业事,需要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为了尽快实现对 PPP 知识的“扫盲”和普及,市PPP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人员参加财政部、省财政厅以及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组织的有关PPP专题培训,聘请北京大岳咨询公司的有关专家上门讲座,增进了对PPP改革及政策业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一批“明白人”,达到了“由零起步到一步步专业化”的效果。


由于 PPP 项目涉及法律、金融、工程、会计等不同领域,迫切需要PPP专职机构、项目实施机构、咨询机构和社会资本方等加快政策学习。对此,市里每次举办PPP专题培训,都会通知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财政、项目实施机构等有关人员参训,尽可能实现“全覆盖”。对已经成功落地的 PPP 项目,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案例,组织县(市、区)、市直部门和项目实施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实务操作培训,扩大了PPP项目推广的影响力。


近两年来,市PPP中心所有成员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雷打不动,有时为弄准一个新出台的政策,大家反复讨论琢磨,或向有关专业部门咨询请教。市PPP中心还开展了“送政策、送服务”活动,要求全员深入到项目、深入到县(市、区),讲解政策、指导操作,以讲带学、以讲促学、以讲督学。


PPP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实施,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为更好地推动PPP工作,我市按照国务院、财政部等有关推广PPP模式的政策原则,在全省地市州率先出台了《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对PPP试点工作目标、项目范围、实施方式、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结合实际制定了操作规程、项目库管理、社会资本选择、咨询机构考核等12项工作管理制度,对PPP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等流程均作了详细规定,直接关乎项目可行性、支出责任以及履约风险的步骤和流程,做到一步不少,确保项目规范运作。


荆门剧院鸟瞰(效果图)


为构建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PPP模式,一方面,我市将荆门剧院等重大PPP项目作为示范项目,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在项目实施中不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取得了“以点带面”“以试点带普及”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在PPP项目的运作方式上,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杨树港污水处理厂资料图


荆门杨树港污水处理厂过去由于出水水质不达标、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多次被省、市通报批评。2016年,我市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模式,将该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给格林美公司后,项目公司积极引进专业人才,聘请顾问团队,改进运行设施,优化处理工艺,完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了社会资本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优势,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有效提升了项目的运营效率。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项目设计规划上的优势和手续审批上的便捷,我市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起项目,参与项目前期,编制实施方案。在荆京“四化同步”示范带建设项目上,由社会资本发起并探索了全域 PPP 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在PPP工作的推进中,我市探索完善了“五个同步”的推进机制,即项目识别与项目准备两阶段工作同步推进;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与实施方案编制同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与项目预算编制同步推进;采购需求磋商与响应文件评审同步推进;项目谈判和合同编制同步推进,既加快了项目落地和建设进程,又提高了建设效益。



摸着石头过河,只有知道深浅,才能找到规律、总结经验。我市PPP工作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推动了PPP之花在荆门大地绚丽绽放。随着我市一批PPP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全省乃至全国PPP项目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园区PPP新政|鼓励社会资本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