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梳理年底PPP相关政策,大家准备好明年怎么搬砖了吗


来自:PPP知乎     发表于:2018-01-16 01:32:12     浏览:246次

PPP知乎,您的PPP大百科!我们建立了完整的PPP知识索引体系,微信对话框回复索引号【010】,可查看更多专家观点集萃相关文章。

来源:PPP融资小白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


具体公告内容参见人民网。作为纲领性材料,建议重点阅读: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220/c1024-29719665.html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定调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强调四个时间点叠加是过去几年从来没有的,也意味着明年着实不一般。

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会议明确“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同时,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化解其他领域重大风险的核心。既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此明确为未来三年工作的重点,那么后续金融监管必然会围绕这一指导精神,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去杠杆,整顿影子银行、房地产融资和政府融资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金融民工们往后几年的搬砖形式不容乐观。

对于PPP而言,资本金融资将越来越难,一是、所谓资本金融资本身就是加杠杆,后续监管文件能区分哪些是合理加杠杆,哪些是不合理加杆杠?二是、以往的资本金融资大都来自于银行非标,随着资管新规、银信合作新规等的出台,对非标投向资本金形成较大约束。

二、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7〕55号)

具体通知内容参见银监会网站: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DOC_ReadView/656ED8C75FA44F0387EF393B842A8A11.html

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该通知,该通知主要看点有:第一、扩大银信类业务及银信通道业务的定义,将表内外资金和收益权同时纳入银信类业务的定义;第二、明确谁出资谁负责。明确信托资金或信托资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均由委托人决定,风险管理责任和因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损失全部由委托人承担;第三、要求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这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是否“违规”,并非一刀切禁止所有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三、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

具体通知内容参见审计署网站:

http://www.audit.gov.cn/n5/n26/c118298/content.html

12月23日,国家审计署网站挂出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在全国人大常务会所做的报告全文,附件就包括《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财政部的这份报告对于理解当前问题和政府下阶段计划有重要参考,报告要求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法构建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分析了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问题的成因,包括: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项目实施责任不落实,有些地方和部门审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关不严;一些金融机构推波助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问责不到位。

报告最后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考虑。在下一步工作考虑中,指出了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的方式,包括适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支持地方政府合法合规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我们后续开展政府类业务指明了方向。PPP依然是除发债外,最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四、关于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行业投入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743号)

具体内容参见财政部网站:

http://j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gui/201712/t20171215_2777634.html

作为一个鼓励和支持性的指导意见,在目前寒冷的严监管环境下,这份文件带给我们不少阳光。指导意见指出,“目前部分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供给不足问题。以多种形式加大国有资本对公益性行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有利于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文件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要求“通过资本市场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等多元融资渠道,吸引国有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前期,国办发〔2015〕42号文明确转型后的平台公司可以参与PPP,但对国有企业参与PPP则没有明确。尽管转型后的平台公司就是国有企业,但此类项目推进过程中,总少不了要做许多的解释和沟通工作,该文件明确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资本身份后,将使国有企业参与PPP更为“名正言顺”。

五、一点感想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曾痛心地说,他最好的学生也想去金融公司。2016年,中国金融业名义GDP占比达到8.35%。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美国金融业GDP占比一直在8%以下,近几年日本、英国也都远低于8%。在国内金融深化程度远逊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金融业GDP增速的快速增长和占比快速上升,说明存在一定脱实入虚的现象,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其他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金融业已成为目前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重点,业务缩量和难做在所难免。在严监管的形式下,银行在执行政策的时候也是层层加码,监管发个文件,银行总行加码一道,分行执行再加码一道。针对银行和银行所投资产领域的监管政策很多,这中间难免有冲突的地方,按照最严格来理解,很多业务都极难开展。

话说,年年难过年年过,大家准备好明年怎么搬砖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政府参与付费项目占比逐季提升至约八成地方掀监管风暴强化项目库清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