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诸大建:PPP研究有体系


来自:清华PPP研究中心     发表于:2018-09-05 19:32:22     浏览:253次

PPP研究有体系(GT=XOD×PPP×DFBO

来源 | 诸大建学术笔记


最近整理发现,从2004年指导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合作发表第一篇PPP与合作治理论文以及出版第一本基于合作治理的城市管理著作以来,有相关性的论文已经40篇左右,最近5年在研究领域SSCI上的英文论文已经超过了10多篇。突然感觉我们从公共管理角度研究PPP与合作治理问题,核心就是要解决三大门槛中的治理门槛问题,感到已经可以形成基于治理门槛、包括三个集成的可持续发展的PPP理论体系(GT= XOD×PPP×DFBO,三者之间是乘法而不是加法,表示缺一不可)。一下子感到研究特色明朗了,高度上去了。以后讲话写文章要引用大牌学术人物论述支撑自己的体系和论断,而不是政策性研究的就事论事。


(1)Governance threshold-治理门槛与PPP研究。

(2)XOD-基础设施的对象集成。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般分为三类,硬的包括经济型基础设施生态性基础设施,软的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


一般来说,发展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从经济、环境走向生态。中国搞新型城市化,基础设施需要从单个的规划走向集成的规划,不能丧失集成创新的机会,所以需要扩大TOD的概念引入XOD的概念。


经济型基础设施的标杆有香港的R+P模式,中国的例子是虹桥枢纽;生态型基础设施的例子是纽约中央公园,中国的事例是西溪湿地;文化性的例子是上海的新天地,上海政府当年支持罗康瑞用周边土地收入反哺新天地的文化地标建设。


(3)PPP-公共服务的主体集成。


PPP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般来说,政府缺钱的时候或者发展中的时候主要是引入社会资本,采取各种特许经营的模式(XOT如BOT、TOT、ROT等);政府不缺钱的时候或者发达的时候主要是提高财政效率,采取各种PFI的形式,用专业化的方式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中国搞新型城镇化需要两种方式并进,按照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比重。一般地说,沿海发达地区不缺钱,要引入有技术含量的社会资本,用政府支付方式更多地发展生态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中西部发展中地区需要钱,要引入有钱的社会资本,用消费者支付方式发展生态型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当然两者都要强调运营能力,这对于中国城市发展从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从经济增长转向社会福利是主要的。


(4)DFBO-3E导向的过程集成。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PPP,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民第一。因此要超越单纯的融资和效率观点,而是要兼顾3个E的原则,即成本、效率、效果,将它们在全寿命周期管理当中进行体现。


用3E原则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PPP,就是政府的一定投入(例如中国财政部的10%原则)要能够实现超过投入X倍的公共服务效益,实现从投入最大化转化为价值最大化。整个过程包括三个放大,即投入中的融资放大,建设中的产出放大,运营中的效果放大,结果是更多的老百姓提前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建纬观点|PPP模式是否构成地方政府隐性负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