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路在何方?银行人深度解读PPP条例征求意见稿


来自:金融监管研究院     发表于:2017-07-31 00:18:31     浏览:489次

原创声明 | 本文作者浦发银行李颀,金融监管研究院研究员许继璋。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其他媒体、微信公众号和网站转载或摘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资本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政府采用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双方订立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由社会资本方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并通过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政府提供补助等方式获得合理收益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社会资本方,是指依法设立,具有投资、建设、运营能力的企业。

第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可以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一)政府负有提供责任;

(二)需求长期稳定;

(三)适宜由社会资本方承担。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前款规定的条件,制定可以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指导目录,并适时调整。

法询金融解读:

该条明确了项目可以采用PPP模式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政府有责任提供的,需求长期稳定,同时又适宜由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项目。相比113号文中“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适宜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表述,删除了“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和市场化程度较高”两大标准,笔者个人认为113号文的表述更为科学和符合PPP本意。

此外,该条还明确了要制定项目指导目录,只有在目录内的项目方可采用PPP模式,这一定程度上能规范PPP的健康发展,防止一些根本适合PPP模式开展的项目也往“PPP”这个框里面装。

第四条  国家制定和完善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相适应的投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法询金融解读:

这意味着后续国家层面还有还有更多关于PPP的政策法规出台,以鼓励和支持PPP的发展。

第五条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应当积极稳妥、依法合规,遵循平等协商、诚实守信、长期合作、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公共利益优先。

法询金融解读:

该条明确了开展PPP项目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首个便要求“积极稳妥”。目前PPP有点“上热下冷”的意味,在发改委和财政部在大力推PPP的同时,社会资本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确不高。截止2017年2月份发改委PPP项目库共入库15966个项目,而财政部在2016年底的项目共计11,260个,投 资额约13.5万亿元,无论从项目数量上还是投资额上来看,PPP项目规模都不小,这其中还未包括那些未入库的项目。然而,真正落地的PPP项目不多。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下, 适当放缓PPP项目规模的扩张,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发展确实有很大必要。

第六条  国家保障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资本方依法平等参与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以下简称合作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排斥或者限制非公有制社会资本方依法参与合作项目。

法询金融解读:

PPP提出的本意是吸引非公有制社会资本参与,但是在这几年的实务操作中反而是大量的国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方也更青睐国有企业充当社会资本的角色,在社会资本招标条件中往往设置歧视性条款。该条明确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企业参与PPP项目时都应一视同仁,不能排斥或者限制非国有企业的参与。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和监督。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综合性管理措施,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国务院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法询金融解读:

目前PPP主要由财政部和发改委共同推进,但是各自都制定了一套相互独立的政策法规,虽然在具体领域上有所侧重,但是也有很多交叉重复的领域和立法,有些规定甚至相互矛盾。

此条明确了PPP以各部门的职责基准进行分工,对于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则是共同制订,同时由国务院建立协调机制。

目前在实务中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文件是财政部2014年11月29日发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但113号文为试行性质,文中明确规定有效期3年,2017年11月29日即实效,为了实务操作中有法可依,也需要有一部延续性的法规发布。该征求意见稿吸收改进了113号文的相关规定,简化了PPP的整体流程。113号文将PPP的整体流程分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大步骤,略嫌冗长,征求意见稿只分为项目发起和项目实施两大步骤,简化了PPP业务流程,有利于PPP的更快落地。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本级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地区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法询金融解读:

本条明确了PPP项目在地方层面主要由县级以上政府进行组织领导和监管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表述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没有写成“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知是否为笔误,现实中有大量的PPP项目为县级政府主导。如非笔误,正式文件发出后所有的PPP项目将只能由县级以上政府主导。主导政府层级的提高有利于真正PPP项目的有序和合规开展。



第二章  合作项目的发起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有关主管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相关发展建设规划以及本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在组织开展前期论证的基础上,可以提出拟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法询金融解读:

这条主要规定了可以适用PPP模式项目的确定程序和权限,即解决项目准入的问题。从规定上来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即有权限提出,即有权调整指导目录,这和政府购买政府目录类似。

相比113号文中将社会资本发起单列,该条款突出了政府发起PPP项目的角色, 非政府部门仅能就“项目采用PPP的模式”提出建议,而非对“项目发起”提出建议,同时扩大了提出建议的范围,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局限于社会资本。

第十条  对拟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拟订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合作项目的名称、地点以及建设规模、投资总额等基本情况;

(二)合作项目建设运营内容及标准、运作方式、预期产出;

(三)合作项目期限;

(四)社会资本方回报机制;

(五)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分担;

(六)合作项目期限届满后项目资产的处置;

(七)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

有关主管部门拟订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征求潜在社会资本方的意见。

法询金融解读:

项目实施方案对PPP项目最基础的文件,此条规定了方案应当涵盖的基本内容。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求更加简洁,提出了7点要点,相比于113号文的7大点要求和相关说明,并没有单独的说明文字,同时去除了合同体系、监管架构、采购方式选择这3大点要求。这也符合实务操作的可行性,特别是合同体系,很难在方案编制中即行确定,而监管架构和采购方式选择应是所有PPP项目需遵循的原则,无需在单个项目中再次体现。

 

第十一条  有关主管部门拟订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应当会同同级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合理性组织开展评估;涉及政府付费、政府提供补助或者补偿以及政府分担风险等财政支出事项的,应当提请同级财政部门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评估应当形成明确结论。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前款规定形成的评估结论,对合作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或者作出不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决定。

法询金融解读:

这条规定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双评估”:一是所有的PPP项目在PPP实施方案后,应当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开展必要性、合理性的评估,即是之前我们常说的“物有所值评价”。二是对于涉及到财政支出事项的(包括政府付费、政府补偿或补助、政府分担风险的)要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没有提出“物有所值评价”的要求,而财政部2015年发布的《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号)的有效期也仅为2年,可以预测该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后,应以“必要性合理性的评估”取代之前的“物有所值评价”。但征求意见稿中指定由财政部门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财政部2015年下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为正式文件,今后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仍应遵循21号文的规定。而在实务中,物有所值评价的过程繁琐,指标众多,政府基本上委托社会咨询机构进行,并且实质上已经沦为形式,征求意见稿的做法简化了PPP项目的评估流程,值得表扬。

从评估结论的效力来看,评估的作用是为PPP项目提供意见,作为项目修改完善或者决定不采用PPP模式的依据。

 

第十二条  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本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合作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联合评审。

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的合作项目实施方案,由有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合作项目实施方案的,应当确定相关部门、单位作为政府实施机构,负责合作项目实施的相关工作。

法询金融解读:

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程序上要经有关部门的联合评审;审核同意的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确定政府实施机构。



第三章  合作项目的实施

第十三条  政府实施机构应当根据经审核同意的合作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并将选定的社会资本方向社会公示。法律、行政法规对特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选择社会资本方的方式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政府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合作项目的特点和建设运营需要,按照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资本方平等参与、有利于合作项目长期稳定运营和质量效率提升的原则,合理设置社会资本方的资质、条件以及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的评审标准。

法询金融解读:

此条主要规定了选定社会资本方的程序,具体方式包括了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性方式,并规定了设置评审标准的原则。

第十四条  政府实施机构与其选定的社会资本方应当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作项目协议;设立专门负责实施合作项目的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的,合作项目协议由政府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

项目公司不得从事与合作项目实施无关的经营活动。

法询金融解读:

该条明确了PPP项目必须通过专门的项目公司实施,并且规定项目公司只能从事与项目相关的经营活动。

第十五条  合作项目协议应当符合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文件,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作项目的名称、内容;

(二)合作项目的运作方式、范围;

(三)投融资期限和方式;

(四)合作项目期限;

(五)社会资本方取得收益的方式、标准;

(六)风险分担;

(七)服务质量的标准或者要求;

(八)政府承诺和保障;

(九)应急预案和临时接管预案;

(十)合作项目期限届满后项目及资产的移交;

(十一)合作项目协议变更、提前终止及其补偿;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争议解决方式;

(十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设立项目公司的,合作项目协议应当载明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股权变更限制以及社会资本方对项目协议履行的担保责任等事项。

法询金融解读:

这对项目合作协议的核心事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完全照搬了财政部113号文的规定。

第十六条  合作项目期限根据行业特点、项目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需求、投资回收期等因素确定,一般不低于10年,最长不超过30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询金融解读:

此条规定了PPP项目的期限,即10-30年。其实此前也有多过文件进行规定,但是有的是规定20-30年,有的规定示范性不低于10年,后续有文件对此进行了统一,主要包括了两个:一是2015年4月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门共同公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该办法首次为PPP项目设定最长30年的特许经营期限。二是财政部于2015年6月25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财金〔2015〕57号),该通知规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10年,但注意的是,此规定主要针对申报财政部PPP示范项目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不作为示范的PPP项目,合作期限是可以低于10年的。

此次则统一明了确PPP项目期限一般不低于10年,最长不超过30年。

对于10年期以下的政府类项目今后将不能纳入PPP,应该如何操作,我们后续期待政府相关指引文件的出台。

第十七条  合作项目协议中应当约定,社会资本方的收益根据合作项目运营的绩效进行相应调整。

由使用者付费或者政府提供补助的合作项目,合作项目协议应当载明价格的确定和调整机制;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项目,按照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执行。

法询金融解读:

社会资本的收益不能保本保收益,但是可以根据项目运营的绩效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十八条  合作项目协议中不得约定由政府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金或者承担社会资本方投资本金的损失,不得约定社会资本方的最低收益以及由政府为合作项目融资提供担保

法询金融解读:

禁止保本保收益一直是PPP项目的红线。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和加以区分,即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17条的规定,约定社会资本方在运营绩效达到某个标准时,政府承诺社会资本方对应有多少收入,就是收益和运营绩效挂钩。在这种方式下,在假定社会资本方成本固定的情况下,一般会对应一个预期的收益率。有人会误解为这属于政府方承诺保本保收益的行为,实则不然,这种社会资本方收益和绩效挂钩的方式不属于所禁止的保本保收益,相反,这种有利于激励社会资本方加强对项目的运营能力,倒逼其控制项目的运营成本。

第十九条  合作项目的设施、设备以及土地使用权、项目收益权和融资款项不得用于实施合作项目以外的用途。

禁止以前款规定的资产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

法询金融解读:

PPP项目融资,一般都是通过PPP项目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外融资。此条规定了合作项目项下的财产和融资款项必须用于合作项目,不得挪用。同时,这些资产也不得对第三方的债务提供担保。

那项目公司(而非资产)是否可以对第三人债务提供担保呢? 从这条的立法规定的目的来看,该规定是为了保障项目资产的安全,如果允许项目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话,实际上就很容易架空这个限制。

第二十条  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应当守信践诺,全面履行合作项目协议约定的义务。

合作项目协议的履行,不受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政府有关部门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负责人变更的影响。

第二十一条  对合作项目协议中约定的财政支出事项,应当足额纳入年度预算,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及时支付资金。

法询金融解读:

该条规定PPP项目的政府支出应当足额纳入年度预算。相比于政府购买服务“先预算、后购买”的原则,该条明确了是“先签署PPP协议,再足额纳入年度预算”,对于PPP项目是极为有力的支持。而对PPP的关键限制内容即我们通常认为的“当年PPP项目支出不应超过10%预算支出”的规定,其实我们去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第二十五条“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文件并没有严格限制10%的红线,只要省级财政部门确定具体比例后报财政部备案并对外公布,10%的范围可以突破。推测今后10%的比例限制将会逐渐放开。

第二十二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履行合作项目协议中的相关政府承诺和保障,并为社会资本方实施合作项目提供便利。

对实施合作项目依法需要办理的行政审批等相关手续,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对参与合作项目实施方案联合评审时已经出具审查意见的事项,不再重复审查。

第二十三条  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合作项目协议约定实施合作项目,提供持续、安全的公共服务。

第二十四条  实施合作项目所需的建设工程、设备和原材料等货物以及相关服务,社会资本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且在选择社会资本方时已经作为评审因素予以充分考虑的,可以由社会资本方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第二十五条  在项目合作期限内,不得随意变更合作项目协议内容;确需变更的,应当由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并公示变更事由及内容,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签订补充协议;变更内容涉及财政支出事项变动、价格调整的,应当先经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并履行规定程序。

第二十六条  在合作项目建设期内,社会资本方不得转让其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

合作项目运营期内,在不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前提下,经政府实施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社会资本方可以转让其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

法询金融解读:

PPP项目建设期内,项目公司股权禁止转让,在运营期内,经本级政府同意可以转让。

第二十七条  出现合作项目协议约定的提前终止协议情形,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前终止合作项目协议: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合作项目协议无法继续履行;

(二)因社会资本方严重违约,危害公共利益;

(三)依法征收、征用合作项目财产。

因依法征收、征用合作项目财产导致合作项目提前终止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资本方合理补偿。

法询金融解读:

项目终止包括了协议约定的终止情形和此条所列举的“法定”可终止情形。

第二十八条  合作项目期限届满按照约定需要进行项目资产移交的,政府实施机构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合作项目协议约定,对设施、设备和其他财产的状况进行检查评估。

因社会资本方原因致使设施、设备和其他财产的价值非正常减损或者使用寿命减少的,应当根据合作项目协议约定,相应扣减社会资本方的收益或者由社会资本方以其他方式补偿。

第二十九条  合作项目期限届满或者合作项目协议提前终止,对该项目继续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选择社会资本方;因合作项目期限届满重新选择社会资本方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选择原社会资本方。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合作项目实施中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合作项目现场进行检查、检验、监测;

(二)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三)要求有关人员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监督检查应当符合法定的程序和要求,不得影响合作项目的正常实施。社会资本方对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合作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建立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价格或者财政补助进行调整的机制。

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有关合作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方面的数据、资料等信息。

第三十二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合作项目档案,将合作项目发起、实施以及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存档备查。

社会资本方应当妥善保管合作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在合作项目期限届满或者提前终止时向政府有关部门移交。

第三十三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合作项目发起、社会资本方选择、合作项目协议订立、绩效监测报告、中期评估报告、合作项目重大变更或者终止情况以及监督检查情况和结果等信息。

第三十四条  社会公众有权对合作项目的发起和实施进行监督。

对社会资本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或者对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记录社会资本方、中介机构、项目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失信行为,并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第三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合作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组织抢修。

第三十七条  合作项目协议提前终止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必要时,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可以临时接管合作项目。社会资本方应当予以必要的配合。

 

第五章  争议解决

第三十八条  因合作项目协议履行发生争议的,协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订补充协议。

第三十九条  因合作项目协议中的专业技术问题发生争议的,协议双方可以共同聘请有关专家或者专业技术机构提出专业意见。

第四十条  因合作项目协议履行发生的争议,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一条  对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与合作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有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社会资本方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四十二条  合作项目争议解决期间,协议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作项目协议约定的义务,不得擅自中断公共服务的提供。

法询金融解读:

在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有时政府是作为一个民事主体的角色而存在,有时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角色存在,这意味着在出现争端时要根据行为性质的不同,来决定适用民事诉讼法抑或行政诉讼法。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排斥或者限制非公有制社会资本方依法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由上一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  有关主管部门、政府实施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拟订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未征求潜在社会资本方意见;

(二)未对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合理性组织开展评估或者未提请同级财政部门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三)未向社会公布合作项目实施方案;

(四)未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或者未向社会公示其选定的社会资本方;

(五)未按照规定与选定的社会资本方签订合作项目协议;

(六)在项目合作协议中约定由政府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金或者承担社会资本方投资本金的损失,或者约定保证社会资本方的最低收益以及由政府为合作项目融资提供担保;

(七)未按照规定对社会资本方移交的设施、设备和其他财产状况进行检查评估。    

第四十五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一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履行合作协议中的相关政府承诺和保障;

(二)未将合作项目协议中约定的财政支出事项足额纳入年度预算,或者未按照合作项目协议约定及时支付资金;

(三)未定期对合作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

(四)未按照规定建立合作项目档案;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公开合作项目相关信息。

第四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社会资本方或者项目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府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项目公司从事与实施合作项目无关的经营活动;  

(二)在合作项目实施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

(三)将合作项目的设施、土地使用权、项目收益权和融资款项用于实施合作项目以外的用途,或者以上述资产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

(四)合作项目争议解决期间,擅自中断公共服务的提供;

(五)未妥善保管合作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有关资料或者未按照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移交有关资料。

对前款规定的情形,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其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法询金融解读:

此部分属于罚则,大部分是针对行政部门的情形。当然,对社会资本方和项目公司的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主要是适用罚金。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营已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法询金融解读:

已有项目采用PPP模式运营的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