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头条】山西省公路部门实现筹融资方式多元化


来自:PPP小记者     发表于:2018-09-04 00:14:16     浏览:323次

2009年以前,我省干线公路建设主要依靠“贷款修路,收费还贷”。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环境、条件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我省也不例外,原有的融资平台没有了,主要依靠中央补贴和地方财力,建设资金缺口巨大。

虽然受限于资金不足的制约,但我省公路部门积极探索建设筹融资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筹融资方式的多元化。目前,在多方努力下,地方政府负责及社会资本投资的公路工程项目几乎占据了我省干线公路建设投资的一半。


今年3月,我省干线公路第一条完全、规范落地的PPP项目——国道307、207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个项目不仅能够极大地改善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其前期推进流程的严谨规范、项目建设过程的绿色环保更是对全省干线公路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单兵突进”变“多路出击”

形成建设合力


两条国道穿城而过,老百姓生活啥感受?

7月1日,在太原上班的张斌又回到阳泉探望父母,他说:“路上跑的都是大货车,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经常弥漫着呛人的烟尘。”

阳泉本身是产煤大市,又是晋煤外运、陕煤过境的重要通道,每天大约5万辆货车通过。国道穿市而过,货车一路扬尘,砂石、土方、煤渣和垃圾等沿途遗撒时有发生,老百姓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而今,这样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今年3月28日,国道307、207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年后,全长52.144公里、双向四车道的一级收费公路将把大部分货车车流引向绕城公路,提高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改善市区的环境质量,为城市扩容提质、提升品位。

作为PPP项目,国道307、207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准经营性一级收费公路,具体运作方式为“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合作期为33年。

“在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过程中,公路局广大干部、党员敢作为,勇担当。”省公路局党委书记雷天才表示,面对诸多困难,公路部门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多方积极性,把建设干线公路的方式由“单兵突进”变为“多路出击”,形成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有效合力。

规范流程,破解新课题

打造绿色、生态公路


对阳泉公路分局而言,PPP项目是以前没有操作过的建设新模式。“破解新课题,规范操作流程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阳泉公路局副总工程师刘晋华告诉记者,国道307、207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是首个按照省发改委发布的流程图推进落地的项目,操作流程规范、回报收益明确、风险边界明晰。

“项目本来不在交通部‘十三五’规划内,我们多方沟通协调,把所有前期工作做完,在去年9月,抓住交通部中期调整规划的时机,终于把这个项目纳进规划中,争取到了中央补助。”项目前期工作十分复杂,涉及国家、省里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回忆起1年多的前期准备工作,阳泉公路局副总工程师姚向红十分感慨。对于项目来说,总概算约57亿元,中央车购税补助非常重要,将成为政府方资本金和建设期补助,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除了项目前期工作克服了诸多困难之外,国道307、207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建设也并非易事。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约有22公里的项目里程设计穿越煤田区域,并穿越自然保护区、娘子关泉域等敏感区域,工程体量大、投资大,项目整体桥隧比例达到40%。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修路就是遇水架桥、逢山开挖,对沿途生态和植被造成破坏不可避免。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绿色公路、生态公路早已成为建设者们在设计和施工中的首要考虑。

为响应国家绿色环保施工理念和我省推行的品质工程要求,自今年3月开工以来,项目公司在公路建设中借鉴工业生产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整个过程均做到了降尘自动化和废水废渣零污染。

在阳泉市魏家庄窝桥桥(路)基施工现场附近看到,项目全线的6个标段钢筋加工厂和拌合站全部建成且投产。混凝土搅拌站站内设置洗车池、三级沉淀池,洗车池和三级沉淀池构成污水处理、再利用循环系统,污水经过三级沉淀,再经过水泵泵送到洗车池,做到污水零排放。

“与以前相比,现在所有需要的钢筋都统一在一个厂区内加工,出来的都是标准件,成品质量好控制。”项目执行经理田斌斌说:“厂区的生产环境是封闭的,焊接产生的噪声、烟气都不会排放出去。”

风险可控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渐行渐稳

自2014年以来,在国家层面,陆续就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等方面出台了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促进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

2016年,我省推出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抓住时机,顺势而上。近几年,我省公路管理部门着力推进筹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做好中长期项目储备。省公路局树立了“让项目追政策、不让政策等项目”的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跟宏观政策取向和市县政府需求及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深入调研论证,做好项目储备,分类提出土地、投资问题解决办法,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目前,全系统储备有新改建工程项目60项,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中期规划的49项,极大地缓解了“项目荒”现象。

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公路局起草了《干线公路建设模式及投融资方案》,以省市联合共建为基础,以加快公路建设为根本,以推行PPP等新的建设模式为重点,努力实现建设模式多样化、筹融资渠道多元化。

截至目前,省公路局着力推进的PPP项目达到17项,项目涉及7个地市。同时,省公路局还与山西交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大框架内,采取PPP、BOT、EPC工程总承包等方式开展合作。

 打               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环保PPP】生态环境部:多管齐下深化“放管服”,助推环保P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