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PPP让脱贫攻坚更给力、更专业


来自:国投信达     发表于:2018-10-12 00:42:53     浏览:234次

打赢脱贫攻坚战,财政部门责无旁贷。PPP模式和精准扶贫之间有何关系?在近日举办PPP行业相关论坛上,与会者认为,PPP模式让脱贫攻坚“更给力”、“更专业”。

 

国投信达相关专家表示,基础设施瓶颈是制约很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脱贫的重要因素。PPP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选择。它能够缓解面对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财政支出压力,使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在政府、资本与社会公众中形成“111>3”的效应,使社会公众可持续受益受惠。

 

PPP让脱贫攻坚“更给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漫长又坚定的战役,我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PPP模式如何让脱贫攻坚“更给力”?财政部PPP中心韩主任表示,PPP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项改革举措,既服务于统筹扶贫各方联动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又注重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PPP在大扶贫格局中应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实现路径创新,既有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又有对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

 

四川省乐山市常务黄副市长认为,PPP模式是国际公认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有效途径之一,推行“PPP+精准扶贫”,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必将实现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升级,从而实现政府、资本与社会公众1113的综合效能。

 

“国家已经对外宣布2020年要消灭贫困,但有些地区到现在还没有脱贫,这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王副院长表示,政府有责任在重要的公共领域发挥作用,在精准扶贫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大有可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PPP治理研究院曹院长表示,在贫困地区通过PPP项目推动扶贫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精准扶贫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PPP项目来补齐公共服务的短版。无论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还是更多的医疗康养服务,或者是基础教育的扶贫乡,都可以通过PPP项目受益。例如,基础教育的PPP项目,不仅极大解决了教育城乡一体化教育的质量,而且实现了教育城乡一体化均等化。

 


PPP让脱贫攻坚“更专业”

 

“在精准扶贫领域,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韩主任表示,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优势,市场专业人做专业事,政府转变职能,方能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精准扶贫工作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而PPP已经显示出引入市场竞争力和创造力,打破职能部门藩篱,提升行业部门联动协同的功效。它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歧问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回报机制,以及合同、契约、信息公开,招投标采购的问题,内化为一盘棋的项目。在公共服务领域,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韩主任说。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聂副所长表示,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助力贫困地区推广应用PPP项目最难的就是没有产业。如何将特色资源变成产品,最后再变成商品,成为考验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一大难题。PPP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引入了社会资本,更为贫困地区引入了更专业的理念。

 

国投信达在针对各少数民族地区深入调研之后发现:现阶段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进入脱贫攻坚决战期,面临着诸多矛盾、困难和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起点上,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政府不必再单枪匹马、唱独角戏,要引导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参与重大项目的实施,努力扩大内需。各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脱贫重点地区,都要抓紧推行以PPP为重点的投资机制改革,增加公共产品投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V&T原创|PPP再谈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