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入市五年总结:引资共计13万亿


来自:中国PPP知行汇     发表于:2019-06-25 20:50:03     浏览:679次

2019年是PPP入市的第五个年头。从PPP行业交出的成绩单来看,当前中国的PPP,整体上还是以国企参与为主;民企营收占比和增速并不高,但净利润增速却远高于央企,表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不过在融资环境收紧的大背景下,受金融去杠杆及PPP新规的影响,除龙元建设外民企资产负债率几乎都在上升。

从各家年报中关于PPP项目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到,PPP接单节奏放缓是主旋律,项目质量将成为更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政策面明确提出在严控隐性负债的前提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不过,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近一年来多份审计报告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增加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决策者期望利用新模式帮地方政府控制债务,不过现状让他们对一些PPP项目可能增加隐性债务的担忧始终不减。对于起步至今不过五年的PPP来说,当下是一个关键时刻。

入市五年13万亿投入PPP

简单来看一下交出的成绩单。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入库项目8921个,涉及投资额13.5万亿元。截至2019年4月,落地示范项目累计910个,投资额2.0万亿元。其中2018年全口径统计下PPP市场共成交2513个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16万亿。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PPP管理库共清退项目2557个、涉及投资额3万亿元。

工程建设行业:央企霸占前九民企净利润增速明显

从行业来看,据明树数据统计,占据PPP项目成交规模较大的企业类型为建筑承包商,几乎包揽70%以上成交规模的PPP。据东方财富网的行业分类,工程建设行业参与PPP项目的上市公司共有13家,其中国有企业为9家,民营企业为4家。总体来看,中国建筑在营收、净利润上都稳坐头把交椅。

总营收前9名均为央企,而作为民企排名第一的龙元建设,只能屈居第十名。民企第一名龙元建设的营收只有央企第一名中国建筑的1.7%,净利润只有中国建筑净利润的2.41%。可见建筑工程领域仍然是央企占据绝对主力位置。

不过,比起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尤其是净利润增速,民企还是更具潜力。查阅往年公司年报发现,13家上市公司中,龙元建设的净利润增幅连续两年远远超过其他上市公司。

对比13家上市公司2018、2017年报。央企中国化学2018年的营收增幅最高,达到39.05%,但净利润增幅为24.05%,小于营收增幅;龙元建设2018年营收增幅为13.09%,排在中游,但其净利润增幅却达到52.05%,为13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增幅最高的公司;2017年亦如此,龙元建设营收增幅为22.52%,排在第二,但是净利润增幅却达到74.07%,远高于其他12家上市公司。这表明民营PPP上市公司龙元建设表现出更强的盈利增速。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有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厉害的。翻阅龙元建设的年报可以看到,作为长三角建筑市场最大的民营施工企业之一,龙元建设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传统建筑施工业务和PPP业务。PPP业务毛利率高于传统建筑施工业务,对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PPP业务利润的贡献。

要知道,国企在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上占据前排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央企、国企由于信誉、资本和政治关联等天然优势,更容易抓住PPP业务带来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非上市企业想要在PPP业务领域分得一杯羹,往往难上加难。

民企:吸取不规范教训重整再出发

政策设计者预期,PPP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也可让社会资本获得更大的空间。在强力政策推动下,PPP一路高歌猛进,也引发诸多问题。如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隐性的风险。财政部于2017年11月份掀起的一场退库潮,PPP市场遭遇强制降温。

2017年,财政部为了行稳致远发展PPP(92号文),因此清退出库不规范的项目。再加上2018年金融去杠杆,资金环境趋紧,一些公司因为自身存在不规范项目融资难落地或者资金短贷长用,引发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问题。

行业政策和金融收紧只是上述PPP公司爆雷的导火索,真正导致上述公司债务违约的关键原因,还是由于这些PPP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接了一批不规范的项目,导致后期项目融资落不了地,有的甚至抢了一些条件比较差的项目。更有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短贷长用,在融资能力下降的时候后续资金跟不上,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下去。

资金在工程的前期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目前PPP民营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存量及长期应收款情况如何呢?以截止至2018年年底对PPP项目累计中标数额最高的6家上市公司来做个简单分析。

可以看到,除了龙元建设的资产负债率略微降低之外,其余五家公司都是上升趋势。

长期应收款除东方园林外均为上涨趋势,货币资金除碧水源及龙元建设之外均为下降趋势。

再看这几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关于PPP项目的总结,不难看到,放缓节奏是主旋律。

1、华夏幸福:公司新增签署PPP项目合作协议18个,全部为环北京以外区域,主要位于环杭州、环郑州、环合肥、环武汉、环广州等都市圈内。公司新增的16个PPP入库产业新城项目、3个国家级PPP示范项目,均在环北京以外区域。

2、东方园林:2018年全年,公司中标的PPP订单数量为45个,中标金额约为408.05亿元,中标节奏较上年同期放缓。

3、龙元建设:报告期内,公司中标的PPP订单数量为21个,中标金额为205.69亿元,同比有所缩减。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这是龙元建设主动选择的结果。2018年以来,外部政策、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同行业公司也面临不少问题。公司在质与量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点。不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而是更看重项目质量,提高门槛、精选项目。

截至2018年12月末,公司累计承接PPP业务量826.32亿元,PPP项目个数70个。截至目前,公司共有国家级PPP示范项目12个,省级PPP示范项目8个,PPP项目入库率接近100%。

不过,2018年,PPP行业经历的危机,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社会资本为了抢单接了一些不规范的项目,再加上短贷长投给企业造成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今年以来,很多PPP企业挺过危机,在基建领域的多重政策利好之下,大量社会资本进入PPP行业是大概率事件。

2019:PPP项目明显回升业界期待政策稳定

入市五年,PPP从最初的疯狂到不断规范化,问题也逐步显现,央企面临去杠杆的问题,民营企业流动性问题和之前过度扩张的问题同时存在。

但也不用过于悲观。今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意见》(财金〔2019〕10号),明确提出切实防控假借PPP名义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份文件列举了要求规范的五种违规行为,包括:存在政府方或政府方出资代表向社会资本回购投资本金、承诺固定回报或保障最低收益的。通过签订阴阳合同,或由政府方或政府方出资代表为项目融资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还款承诺等方式,由政府实际兜底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风险的。据业内人士分析称,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的PPP项目少了三分之二。不过,从4月份开始,项目合同数已经开始明显回升。

经过五年起伏,PPP已进入常态化。现实是央企面临去杠杆的问题,民营企业流动性问题和之前过度扩张的问题同时存在。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人士认为,当前的大背景是管控债务,只有将其(PPP)与债务问题分割,才能更好的发展。此前出台的政府投资条例,对于PPP来说是一个利好,为政府投资与PPP交集的部分提供了法制保障。下一步要做的就要保持政策稳定、预期稳定。

PPP政策设计者的预期,便是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可以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打破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垄断,也可让社会资本获得更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如果不能以平等契约主体出现,社会资本很难积极参与其中。这就可能推动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所以,PPP的新征程,或将朝着能帮地方政府控制债务,减少PPP项目的隐性债务,在打破垄断的同时撬动民间资本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李开孟:难以“着陆”的PPP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