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要三生协调[20171007]


来自:诸大建学术笔记     发表于:2017-10-07 12:17:47     浏览:342次

PPP项目要三生协调(20171007)

    传统的PPP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分为经济型和社会型两种类型,这已经跟不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注意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因此PPP项目的分类和选择也要注意这样的发展要求。可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初步思考:

1PPP在宏观上的三生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向的PPP,在宏观战略和政策上是要强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应该注意三生协调,即生产、生活、生态的比例关系要合理,要打破传统发展的GDP单一化倾向。但是我们现在的PPP项目存在着这样的倾向,一方面有经济型基础设施最大化、生活性设施与环境型设施比重不协调的问题;另方面项目早报早批早建设,没有轻重缓急、分类平衡的整体考虑,缺少区域发展的统筹安排。强调可持续发展的PPP,在对象层面,实质上就是要与中国五位一体的发展观和经济新常态相对应,注意区域发展中经济、社会、环境三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合理配比,扭转唯经济增长的趋势。

2PPP在微观上的三维评估。把可持续发展注入PPP,在微观项目选择和管理上是要强调PPP项目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三重底线,做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均有效益,而不只是只有一方面的效益。因此,一方面对于经济型的PPP项目,要加强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的评估,排除那些单纯考虑经济效益、在社会与环境方面却有严重负面影响的不可持续的项目;另方面对于社会型和环境型的基础设施,要考虑项目本身的财务可持续性,不能导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PPP项目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

3)探索中国特色的XOD模式。把PPP注入区域开发、建设与管理,化解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片区开发上集管理与生产为一身的状况,培养独立提供片区开发服务的区域运营商,这是有中国特色PPP实践提出的有趣课题。但是PPP项目的集群开发,更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三生协调的原则,不能只搞有钱可赚的经济型基础设施甚至变相的房地产开发,而把公益性强赚钱机会上的非经济型项目扔在一边,导致区域的新的不协调发展。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在片区开发中倡导XOD模式。这是对传统的公交引导发展即TOD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其中的X不只是交通枢纽,而是区域发展中其他类型的枢纽型项目,例如文化设施项目、生态设施项目、体育设施项目等。用这样的中心型项目把PPP项目整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大的项目与经济效益小的项目整合起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基金”成多地重大项目主流投融资方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