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银行暂停PPP融资业务,严控金融风险对PPP影响几何?


来自:中国投资咨询     发表于:2018-01-22 20:29:19     浏览:283次

近日,某银行称已全面暂停PPP融资业务进行风险排查,暂停期或延续至今年3月。截至目前,该银行尚未对此消息进行官方回应,也并未有官方文件下达。其实,从2017年11月起,银行对PPP项目态度已经逐渐转为谨慎。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对于这一现象作了点评。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咨询事业部咨询经理韩潮认为,对于最近PPP圈内热传的银行暂停PPP融资业务这一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降杠杆政策要求趋紧,理财资金投资PPP路径受限


最近一年多以来,防范金融风险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金融业迎来了“史上最严”的监管年,监管政策步步收紧。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以下简称92号文),92号文第三条、第三款规定“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库,这一规定即要求对PPP项目资本金的来源进行穿透监管,使得明股实债等方式受限。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明确了“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这使得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方式参与PPP项目也受到限制。在强监管的环境下,银行理财资金以明股实债方式参与PPP项目投资的路径很难走通。


二、项目规范整顿尚未完成,缓放贷以规避项目合规性风险


如92号文规定各省级财政部门要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并将清理工作完成情况报财政部金融司备案。在清理结果出来之前,银行选择全面暂停PPP融资业务符合银行对不确定性的风险规避,靴子落地之后,银行才能够判别一个PPP项目是不是财政部真正的入库项目(只有入库项目政府才能够安排财政支出)。


虽然目前PPP行业存在着转型的阵痛,但我们认为PPP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光明的。对银行来说,应积极面对发展PPP融资业务。对此,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选择“优质”的PPP项目。现阶段,国家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运作,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PPP行业将趋向规范化、透明化发展。在PPP行业这一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银行除了观望等待之外,应该对完全符合92号文规定的新项目入库标准、国家“强制”推行PPP模式(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的行业领域、经济实力较强区域的项目大胆储备评估、严格筛选,为今后PPP融资业务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选择“优质”的社会资本方。社会资本方的综合实力是衡量一个PPP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PPP项目由“重建设、轻运营”到“重建设、重运营”的转变过程中,银行应重点考虑具有丰富项目运营经验的社会资本方;此外,由于大多数PPP项目融资均需要社会资本方的增信,对具有较强信用实力和良好增信措施的社会资本方也应更加青睐。


三、选择资产证券化等创新的融资方式。自2017年2月3日首单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太平洋证券新水源污水处理服务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成功发行以来,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10支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发行总额83.69亿。由于PPP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多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收费收益权,其价格较为稳定、现金流可预测、安全性较高,银行可通过购买PPP资产证券化产品或参与PPP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与承销等两种方式参与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投稿】PPP项目公司的建设管理实践和建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