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推进难、落地难与合同不规范直接相关!?


来自:鹤壁建筑市场     发表于:2017-03-29 10:49:32     浏览:395次

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已签约落地的有1351个,落地率仅为31.6%。在当前PPP模式如火如荼推广的大背景下,PPP项目依然面临落地率低的尴尬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PPP项目推进难、落地难呢?

不规范的PPP项目合同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合同是PPP项目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石,也是PPP咨询服务的工作重点和价值体现。

好的PPP项目合同不仅在采购环节可以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项目落地率,而且也能够在项目实施环节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长期合作保驾护航。

不规范的PPP合同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合同不严密,存在漏洞。最常见的当属逻辑不严密存在漏洞、前后矛盾、缺乏对重点概念的定义、表述有歧义等情况。PPP项目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及部分项目过于追求速度等原因,导致对PPP合同重视不足或未能仔细斟酌,造成合同存在较大缺陷。

合同内容不完备,缺项漏项。完整的PPP合同应覆盖项目合作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权利授予、合作范围、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绩效考核、付费和调整、违约责任、不可抗力、提前终止、争议解决等基本要素。

长达30年的经营期缺少合理的调价机制,导致项目无法应对利率、税率变化风险;政府付费类项目缺少投资认定和资金监管措施,导致政府失去对项目投资的控制;缺少绩效考核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导致项目不能按效付费,公共利益蒙受损失,存在固定回报嫌疑等。

风险识别不全面。PPP合同的不规范也表现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覆盖不全面。这会导致风险发生后无条款可循、无机制可依,严重的只能对簿公堂、提前终止合作。

每个行业都有特有的风险,在运作PPP项目时应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和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并落实到PPP合同中。

权责分配不合理。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起的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惟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有的项目在拟定PPP合同时,不排除地方政府有甩包袱的心理,将原本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安排给投资人。

合作条件不对等,偏向性过强。最常表现在违约责任设置的条款上。比如,对投资人违约设置高额的违约金,但对政府违约则不设违约金或赔偿标准低。此类条款在澄清谈判时,投资人往往从公平角度提出修改要求,增加谈判难度。

合作范围界定不清晰,存在法律隐患。合作范围不明晰的情况在复杂的综合性项目中比较常见。实操中也不乏某些项目着急上马,前期论证不充分,PPP项目的合作范围不具体。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先固定投资、再装填项目的现象,这样的PPP合同存在很大的法律隐患,一是有违背招标投标法的嫌疑;二是特许权范围不明确,无法得到保护。

与项目实际脱节、可操作性差。PPP项目合同条款应结合项目实际设置,例如土地交付条件、资金到位要求、前期成果承继方式、前期费用支付要求、资金流转要求、提前退出方式、受理审批时限、违约金标准等。如果条款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难以落实,产生违约等连锁反应。

综上所述,如何设置合法合规、严密完备的PPP合同条款从而起到长期有效的约束作用,最终促成项目顺利落地和稳定营运、移交,是项目实施机构在前期运作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妥善落实的。

地方政府机构在运作PPP项目时,应重视PPP合同的重要性,合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为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营奠定基础。

(原标题:浅析PPP项目合同不规范问题)

题图为鹤壁新老区快速通道跨南水北调立交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