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PPP守底线:规范求发展融资求生存


来自:中财公私合作研究院     发表于:2018-08-29 09:17:18     浏览:227次

【观点】PPP守底线:规范求发展融资求生存
搜狐

                            

PPP项目并没有一个完全标准化的固定模式,政府项目库中的示范项目也只能够给后来者提供一种经验借鉴,各个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还需要充分结合实施项目的特点来研究最合适的操作办法。因此,在国内推广PPP,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往往都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

 

不过,不同的实施模式的框架有相似性,可以总结为政府、社会产业资本、独立项目公司、金融资本、消费公共服务的社会公众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基础商业关系(见图),而这背后代表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的初衷,也是在中国探索PPP时必须严守的底线原则。如果实践中突破这些底线,则是必须纠正的。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逐渐强化,PPP市场发展的外部条件并没有因为短期的清库和规范而动摇,发展正规的PPP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反而是随着上述规范工作“去伪存真”而加强的。

 

另外,在中央和各地财政部门落实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之余,也要看到政府在其他层面间接地促进PPP发展的政策也在同步进行,弥补PPP的制度短板。

 

以上述关系当中的公众和PPP项目公司之间的消费关系为例,如果在经过财政补贴之后,相关的付费仍不足以维持项目的可持续性运营,或许政府会不得不推动公共服务的价格改革。近期公布天然气价格改革就是相关的措施之一。

退库整改超三成,5月渐企稳据财政部PPP中心管理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7日,通过物有所值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项目共有7226个,投资规模达到11.33万亿元,项目数量和规模增长很快。

 

但是,与中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PPP发展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2017年,中国GDP达到82.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63.17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万亿元。按照政府的经济增长预测,2018年,中国GDP将达到约8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接近70万亿元。

 

根据财政部金融司公布的全国汇总数据,截至2018年4月23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除管理库项目外,各地还退出储备清单项目430个,涉及投资额6551亿元。

 

上述退库、整改项目合计4.9万亿元,也就是说,有问题的存量项目占到清库之前总量的约三分之一。

 

从行业来看,退库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数居前三位,合计占退库项目总数的51.9%,占退库项目总投资额的63.8%。交通运输的退库项目单位体量最大,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3亿元。

 

如果对比PPP退库当中行业的前三位,依次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镇综合开发居第四位。

 

从行业来看,整改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数居前三位,合计占整改项目总数的57.3%;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投资额位列前三,合计占整改项目投资额的70.6%。

 

财政部称,在管理库退库与整改、储备清单退出的项目中,不宜采用PPP模式的397个;前期准备不到位的506个;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的217个;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的1120个;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的277个;涉嫌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14个;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的488个;由于其他原因被清退或整改的1354个。这些项目当中也有部分项目涉及多种原因。

 

截至5月末,管理库中存量项目数7257个,对应投资金额11.41万亿元,项目数比3月末净减少9个,项目金额比3月末增加481亿元,中信证券认为,这意味着管理库入库和清库逐步趋于平稳,制度规范下PPP入库和推进回到常态化轨道。

 

具体来看,5月退库项目947个、9679亿元,河南退库4703亿元占当月退库项目金额五成,清库仍在继续。从所处阶段看,5月退库项目中56%的项目数属于储备库(识别阶段),管理库占比不低,准备/采购/执行阶段项目数分别占29%/9%/6%。退库项目中“僵尸项目”占比42.7%,远高于PPP库整体的27%。

 

申万宏源环保与公用事业研究团队根据财政部金融司发布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汇总分析报告推算,三成地区超标占到PPP总量的58%。分析报告显示,四川、湖南、河南、内蒙古、贵州等地超标严重,仅此5省投资总额合计3.3亿,占比33%;若按照报告分析35个地区三成城市接近预警线,选取前十大投资额地区为预警城市,合计投资额5.26亿,占比超过58%。对于纯PPP环保标的,该团队仍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财公私合作研究院

PPP_R_I

深圳市中财公私合作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由中财嘉丞集团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打造。致力于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在中国的发展,旨在利用我院智库促进PPP能力建设和知识共享,构建中国PPP知识库和交流学习平台。微信里所有文章都是精心创作及筛选,本着对读者负责,知识共享的原则,让更多的读者学习PPP,了解PPP,掌握PPP知识,使PPP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详情请致电:0755-23993888 2399399;139—2459—0608。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中寰财经早餐|8月29日周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