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PPP规范工作或已暂告一段落政策框架将迎来全新升级


来自:湖北PPP研究院     发表于:2018-11-28 23:27:58     浏览:347次

虽然近期一度低迷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行业迎来了政策暖风,但一些专家认为,受到项目周期长等因素制约,短期内已经陷入资金短缺的参与企业,很难能够有效回收现金流,市场要真正得到响应,看到更多项目落地,还需要融资的助力。

多位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还会有更多支持PPP模式的相关制度和文件出台,例如各方翘首以盼的《PPP条例》,财政部对于PPP项目后续绩效评价的指引以及回报机制在内的投融资的和财务方面的指引。未来PPP行业政策将逐步趋于微观化、区域化。

而作为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实力,有节奏、有效率地参与到PPP项目中,才能更好地实现PPP项目的合作共赢。

规范工作或已暂告一段落

自2014年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中国PPP项目呈现爆炸式增长。

但在一些地方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问题。

去年11月份,财政部下发92号文,通过负面清单严控新项目入库,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对总投资超17万亿元的万余个PPP入库存量项目进行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规项目。

之后不久,国资委又发布192号文,从强化集团管控、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规模控制、优化合作安排、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责任追究六方面来防范央企参与PPP的经营风险,要求各中央企业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从严设定PPP业务规模上限防止过度推高杠杆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清理整顿,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PPP规范工作或已暂告一段落。

截至2018年9月,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数已经降至8287个、总投资额12.3万亿元。

有数据显示,今年7月退库项目287个,8月退库项目212个,9月退库项目39个,操作不规范与不适应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均已被退库。

PPP行业专家、国投信达投资基金集团政信事业中心总经理孔庆铭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公共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尤其在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PPP仍然是方向,是趋势。

清华PPP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助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王盈盈也认同这种观点,她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经过一轮整顿,PPP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就被剔除出去了,以前入库的被认为是规范的项目将继续往前推进。

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低迷不振,固定资产的投资需要一个增长的引擎,而PPP是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种创新的模式,随着城镇化的大趋势带来基建和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的需求,所以PPP回暖是必然的。

政策框架将迎来全新升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期多个利好PPP发展的政策相继发布。10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地方依法合规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

紧接着,财政部在《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中,要求积极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作的模式、路径,对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要给予倾斜。

前述PPP双库专家王盈盈还透露,未来政策层面的利好或不断释放。

首先就是业界翘首以盼的PPP立法,也就是“我们希望先看到《PPP条例》的正式出台”,用法治的手段和框架去规范整个行业。

第二个是部委政策层面,现在可预见的是,财政部对于PPP项目后续的尤其是绩效评价的指引,再加上包括回报机制在内的投融资的和财务方面的指引以及对过去政策的修订完善。

比如,物有所值的评价指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评价指引都会相继地更新出台,也就是说,伴随着PPP项目本身的清理整顿和上一个规范化的台阶,对应的PPP政策框架也会有一次升级。

孔庆铭则认为,未来PPP行业政策将逐步趋于微观化、区域化,应该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与当地PPP行业的发展,逐步出台地方政策来指导行业发展,或根据行业领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出台行业发展政策。

吃过亏后融资会更谨慎

政策逐渐回暖也使行业的信心有所恢复。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显示,目前管理库项目累计落地4089个,投资额6.3万亿元,落地率49.6%,较二季度落地率上升2.3个百分点。

但PPP项目落地难最主要还是要解决融资问题,目前PPP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向依然是银行,融资方式缺乏创新,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存在落差。

王盈盈分析称,虽然政策端在继续支持PPP,但是市场要真正得到响应,看到更多项目落地,还需要一个真实的助力,就是融资。

国家政策对PPP是利好的话,那么金融领域在PPP方面的融资审批上也会相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但确实融资这端会相对更谨慎,因为毕竟吃过前一轮的有些PPP项目的亏。”

孔庆铭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融资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各类机构协同创新,丰富融资模式,打通市场渠道,共同为推动项目落地发展。

王盈盈也强调,融资需要结合整个金融市场的行情来判断,同时,我们还要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评价的体系,这个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和对政府信用的评价有很大的关联性,也就是说项目背后的政府信用是否能兑现,这是要经得起考验的。

搁浅”企业形势还不乐观

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多家在PPP领域投入重金的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风险,那么这一轮政策暖风能否使他们走出泥潭?形势似乎还并不乐观。

据财联社了解,PPP合作期与企业回款周期较长,资金需求体量大,项目回款主要集中在运营期,只有协调好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与投资PPP项目的可持续关系,才能防范项目风险。

王盈盈也认为,正是由于PPP的这一特点,短期内已经陷入资金短缺的企业很难因为政策的引导能够回力。由于他们手里拿了大量的PPP项目,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现金流回收,也就无法形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所以这一部分企业资金依然会短缺。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表示,在实施层面,PPP项目本身现金流能否支撑,即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至关重要。如果是政府付费和补贴的项目,要看项目所在地的财政承受或能给的资源补偿能力;如果是使用者付费的项目,要看市场需求。

这些困难企业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PPP行业真的有风险,不要看到销售端是政府,就可以拿太多的项目。”王盈盈这样表示,毕竟PPP是一个长链条的投资,其要结合一些短期内的项目投资,这样才能让一家企业的资产状况更加稳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研究中心】人民日报:补短板,PPP如何发力
下一篇: